销售与市场网

莫等到穷途末路再改进

2007-10-16 08:00| 查看: 82067| 评论: 0|原作者: 戴春华

摘要:

读到本刊2007年5期《坚持不断的改进,好过姗姗来迟的完美》一文后,有几点感触与大家分享。确实,创新体系需要建设,但在此之前,更需要消除目前存在的影响创新与变革的障碍。它们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动力障碍。
创新不仅需要体系与氛围,更需要一种持久动力。持久动力不仅仅来自上级领导到基层的要求与示范。
剖析沃尔玛与家乐福,最大的区别在于:沃尔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制度运作,家乐福则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人才运作。操作模式影响着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目前来看,家乐福的机制更能激发创新的动力。
以业绩为基础的创新导向,要求所有创新都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取得一个结果,而不仅仅是为了弘扬一种文化价值;这种创新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更应是骨子里的渗透:一日不创新都不行!不断创新的动力,可以是外界、上司压力的结果,也可以是优秀管理者的自我挑战。
比如我们持续不断地去更改陈列,这很费工夫,但为了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我们必须去做。与员工利益相关的目标绩效管理,正是激发持续创新的源泉,而目前零售企业有多少建立了这种制度,并成功使用了这种制度?
如果你连家乐福的机制水平都还没达到,就不要去追求别的什么虚招。

其次是模式的固化,系统的成熟。
跨国零售企业管理流程成熟,可以跨越空间标准化地统辖众多门店。这是它们最大的优势,但也会固化人的思维,限制人的行为,压迫变革与创新的空间,以至于到后来,员工不敢怀疑公司制度的正确性,直至不愿意怀疑甚至不习惯怀疑。既有模式都已经与营销脱节了,超市还不自知。
比如,大卖场对特价商品的处理是:堆头特价,端架特价,货架上还是特价标识,总之公司所有的黄金资源都是给特价商品的。这个规矩是在超市业态刚起步的阶段立下的,成了一个固定的管理制度。可超市在本土发展了10年,大家都在打平价概念,利润的损失与销售的压力就成为首要问题,那么这条制度是不是该延续呢?
事实是:所有超市无一例外地在延续这规矩,仅仅是因为外资企业都在这样做。没有人敢去怀疑成熟的系统和模式,思维被僵化。某种意义上,完备的管理系统,成了零售创新的最严重的障碍之一。

最后是人才障碍。
我们的创新源在哪里?人的头脑,准确地说是人才的头脑。领导想创新,想变革,想解决问题,可是方案呢?谁给我合格的方案?谁给我合适的办法?
创新是否优于对手,取决于人才;人才瓶颈很大程度上使得创新不能顺利进行,因为创新本身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高程度上的权变。
作为业内人士,我们深知,零售创新对这个行业至关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是重于制造行业的—零售行业98%是透明的,我们经营的产品、价格、面对的顾客群体以及服务措施,甚至正在做的促销活动,全部是展现在市场上的,对手一览无遗。因此,能否比对手快一点,成了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
最后,我要说明:无论是选择革命性变革还是改良性变革,都不重要,关键是变革本身的目标与深度。企业经营良好时,如果看不到经营风险,没有进行改良性创新,那么企业碰上重大经营困境时,就只能选择革命性变革了。(文章编号:3070821,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66556619)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戴春华)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5 10:26 , Processed in 0.0349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