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要的品牌起源地 依靠零碎和陈旧的信息,我们以往总认为,香港虽然是国际品牌的港湾,但缺乏香港本土品牌的生长,事实并非如此。以弹丸之地和区区700万人口,论知名品牌的类别、数量和影响力,香港将超过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在东南亚地区、日本和韩国,香港品牌也以质量优良、服务卓越而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信任。香港名牌管理中心在2006年发布了“香港最具影响力品牌排行榜”,共有100个品牌入选。其中Sasa、周生生、周大福、金利来、屈臣氏、安莉芳、雅芳婷、李锦记、中原地产、四洲等10个香港本土品牌位居前十名。这十大品牌,在珠江三角洲和内地城市,几乎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除此之外,香港还有更多的品牌正越来越被国内消费者所接触和使用,例如,佐丹奴、堡狮龙、班尼路、鹰牌、鳄鱼恤、百丽、六福、 谢瑞麟、维他奶、吉之岛…… 充满现代感的服务性品牌 香港是以服务产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地区,服务业产值约占香港经济总体产值的90%。 服务业的发达孕育了服务品牌的发展。香港服务品牌集中于金融、电信、地产、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香港的服务性品牌,是与国际性接轨的现代品牌,采用现代规范的营销方法传播品牌知名度和塑造品牌形象,并向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其中汇丰银行、国泰航空等已成为国际性著名品牌。香港服务性品牌的发展,一方面使香港服务业本身闻名于世,同时也成为香港亚洲都会形象的一部分。 转型中的制造性品牌 香港虽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但不乏制造性品牌。香港的制造业品牌主要集中于轻工行业,如纺织、医药、服装、电子等。相对而言,香港制造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弱于服务性品牌,但这并不等于香港没有杰出的制造性品牌。香港的制造性品牌起源有以下两类:一是通过家族企业创业兴起,其当时的目标市场主要是香港本地,例如维他奶、李锦记等;二是在加工贸易中发展起来的品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贸易性制造业兴盛,大量中小企业从事加工型贸易,其中接单生产成为这些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其目标市场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它们接纳了香港输出产品的60%。香港企业凭借其经营灵活性,快速地借鉴国外发达技术或把握流行趋势,向发达国家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现在,随着OEM加工的逐渐北上,从事低端的加工性贸易性企业逐渐缺乏竞争优势,企业开始调整经营战略,一批新兴品牌开始成长,其中服装、玩具、电子产品是重要的品牌成长地。例如椰菜娃娃、GP超霸电池、德国宝电器等。 香港的制造性品牌发展,目前面临转型:一是市场转型,从当年只专注欧美、东南亚等国外地区市场关注内地市场;二是经营转型,即企业从加工性贸易到外销方式多元化、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制造)的升级转型。 保持故我的传统产品或历史品牌 香港作为亚洲大都会,城市中心和繁华地带充满时尚和现代感。但是在现代繁华的城市深处,香港仍然保留着传统岭南文化的内核。因此,在香港,万字号酱油、李锦记、官燕栈(燕窝)、老行家(燕窝)、鸿福堂(凉茶、龟苓膏等传统健康产品)、和兴(白花油)、京都念慈庵(中药)一批生产传统产品或保留传统经营特色的品牌仍然保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香港品牌香港特色 通过透视香港品牌的营销模式,可以发现香港品牌的营销策略具有独特的香港特色。其中产品定位、行业推广等香港品牌的营销策略,值得大陆企业学习。 香港品牌的核心识别 香港品牌的核心识别表明了何为香港品牌的问题。优良产品与卓越服务构成了香港品牌的核心识别。正如香港品牌发展局所总结:香港产品以优质、创新、物超所值而闻名于世;香港服务以高效率、灵活性、快速反应和专业精神而著称。而形成此香港核心识别的基础,一是香港企业的先进管理意识和有效管理模式,二是香港良好的软硬资源为香港企业的品牌发展提供了其他地区难以媲美的条件。 香港品牌的营销策略 “港货”曾是东南亚和大陆地区消费者对香港产品的仰慕性称谓。“港货”作为香港制造的成果,香港企业的产品策略立下了功劳。香港企业利用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条件,在产品开发上采取贴身跟进策略,通过紧跟国际市场潮流,模仿或购买国际最新技术或专利研发产品并打入国际市场,如当年瑞菱集团购买日本JVC公司VHS录像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许可获得经营成功。在价格策略上,虽然罩着“made in Hong Kong”的光环,但香港企业的价格策略是以微利销售质量优良的产品,因此物美价廉的产品形象赋予香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销售渠道策略上,香港企业受益其贸易经济模式的发达,产品主要采取出口代理制或经销制销售产品,当然个别有实力的企业也会参股国际销售网络。这种以代理式为主的渠道模式为香港品牌提供了高效的分销系统,同时使企业可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 在香港品牌营销策略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促销策略。香港企业注重企业的优良形象,其促销手段往往采用形象促销、名人促销或事件促销,较少像欧美品牌那样注重推广品牌的产品性能特点。此外,香港品牌促销策略的重要方还有政府、行业协会和非赢利性专业机构。香港品牌推广由政府新闻处负责统筹,行业促销方式则通过工商团体或非赢利性营销机构进行整体性或专业性的促销或推销活动,参加国际性或本土展览会,发行专门刊物等。香港贸发局、香港中华厂商会以及香港品牌发展局等机构响应特区政府发展品牌的战略倡导,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以及具体支持上,对发展香港优秀品牌予以全力支持。如品牌发展局推行了香港品牌标识Top唛计划、香港制造标识计划以及一系列的品牌研究、品牌咨询、网上顾问等活动。近年针对大陆的香港品牌推广也采取了这一方式,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北京、武汉、上海等各中心城市举行香港品牌推广周。举办各种主题如“活·色·新·香”的大型综合活动,活动内容包括香港主要品牌精品展示、魅力香港时装表演,展示香港流行服饰和流行时尚,形成了轰动性的效果。 北上:香港品牌腾飞之旅 香港不是我们以往想象的本土品牌生长的贫瘠之地,而是呈现万花竞艳的品牌富岛。但是,香港品牌的地位与其香港地位尚未相称。香港在全球经济体系分工中处于先进者地位,如贸易总值排名位居前十,香港输出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占到2%~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是香港缺乏领导性的全球品牌,大多数香港本土品牌的影响范围仅限于香港本地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亚等周边地区。香港品牌发展仍存在战略性的障碍。首先,香港中小企业占绝对多数,而中小企业主要局限本地发展,但香港本地市场容量非常有限,需要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其次,香港制造性企业不断北移,工业在香港经济的贡献将一直减少,同时大多数采取OEM的低端模式生存的企业,在行业竞争和环境日益逼促的情况下,生产性企业面临运营模式转移的问题,而出路是产业升级,包括建立和发展自主品牌。 香港品牌的新地在哪里?有关人士和香港企业认为,内地市场规模绝大,高速发展,潜力不可比拟;CEPA的实施放宽了香港主导产业服务业务的准入条件;自由行的开放,增加了内地消费者认识和购买香港品牌的新机会;更重要的是,内地消费者对香港品牌有好的认知度和接受态度。因此,内地为香港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内地是香港品牌的新的成长市场,香港品牌的新腾飞将经由内地开始。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5-3 00:53 , Processed in 0.0433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