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品牌速成秘要:窗口期饱和攻击!

2016-8-5 10:54| 查看: 181721| 评论: 0|原作者: 江南春

摘要: 中小公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B轮融资之后再去投分众,二是把预算聚焦在一个城市,做透本地市场。


问你自己四个问题

      1.你是不是创建了一个品类,或者创建了一个品类中的特性?
      如果这个品类当中已经有领导品牌,你是不是跟它有不同的特性?比如神州从租车开创另外一个品牌“神州专车”的时候,滴滴已经先行一步带领了这个品类,滴滴已经等于专车,所以神州就做了一个特性——更安全的专车。
      十几年之前,康师傅、娃哈哈、农夫山泉都已经崛起,再做一个饮料品牌该怎么做?
      你只能做一种特性,比如我是一种预防上火的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中国市场足够大,虽然你不代表一个整体品类,但抓住一个特性,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品牌,现在王老吉+加多宝已经价值四五百亿了。

      2.你如何用简洁的一句话说出来你的品牌差异性?
      比如,“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特卖”原来叫“闪购”,但消费者不懂,用“特卖”消费者就懂了。
      为什么是“专门”做特卖呢?
       因为有聚划算,聚划算是淘宝、天猫中的一个品牌,而“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就形成了差异化的特点。有时候一词兴邦,一词丧邦,在词中创造差异,就找到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当一个新兴品类崛起的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用简单、粗暴的句子来把这个行业锁定住,代言这个品类。
      另外,你还要找到消费者心中的开关,当把这个开关打开之后,你的产品就会瞬间爆发。像“怕上火,喝王老吉”就启动了消费者心中的开关。在这之前,它4年做了1亿人民币,但当这个消费者开关打开之后,第二年就做成12亿元人民币。

      3.你是否抓住了一个时间窗口,并饱和攻击?
      时间窗口非常重要,一旦错过了时间窗口,传播的效率会非常低下。
      所有技术的领先、商业模式的开创,实际上都只给你留下了一个时间窗口,可能三个月、六个月,最多可能留下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如果你不能采用“饱和攻击”,迅速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你等于了某个品类”的认知,那等到竞争对手发力的时候,你再发力就晚了。
      其实神州租车并不是第一个做租车的,但它是第一个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了租车概念的品牌。瓜子二手车不是第一个做C2C二手车的,但它是第一个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了C2C买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二手车公司。
      消费者不会研究谁抄袭了谁,谁跟进了谁。消费者一旦认定你等于一个品类,那么,他对整个市场的认知就被你占据了,其他人要颠覆这种认知是非常困难的,要花上好多倍的代价。
      所以,技术不是壁垒,商业模式也不是壁垒,真正的壁垒是你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造的时间窗口里,采取“饱和攻击”,令你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绝对优势,创建这个品牌位置的护城河,这是一个抵御未来你陷入价格战的利器。

      4.同样一笔预算,应该先烧流量还是先做品牌?
      有人认为应该先烧流量,因为品牌比较慢热,而流量比较直接,一天花多少钱就可以从百度带多少流量,这样可以把数据拉上去。
      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现在流量的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了,五年前通过流量做起来是可行的,但今天流量成本已经很高,如果还烧钱做流量,虽然数据会很好看,但实际上会造成巨额亏损。
      同时,流量很难催生品牌,你做再多的流量性广告,它会给你带来用户,带来注册,带来尝试,但是很难创建品牌。很多创业公司在大众心智当中是不存在的,大家不知道这个品牌的存在。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把品牌做起来

      第一,创造可以被传播的内容。
      比如说小米、褚橙就做得非常好,它们创造了能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的内容。
     但这些方法可遇不可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这种方法。甚至可以说,一年当中只有两三个品牌可以靠这个方法起来,因为大家在微博、微信上记住的都是重大娱乐事件,而单个商业品牌形成刷屏的能力很弱,往往坏事传播得最快,好事很难被消费者知道。

      第二,融入社会重大舆论中。
      比如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立白冠名《我是歌手》、伊利冠名《爸爸去哪儿》,只要你能付得起那四五亿人民币,去做一个最火节目的冠名赞助商,那你就能被记住。
      但是你冠名的必须是几千个栏目中的前五名,因为排在后面的那些栏目形不成引爆点,消费者也不会知道你。

      第三,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核心轨迹中。
      比如公寓楼、写字楼、电影院……这都是消费者最核心的生活轨迹。
      很多中小创业公司,经常拿了一部分预算去投分众,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做法。分众作为第二大的媒体公司,确实量大、效率高,但如果不打透是不会成功的,那可能是最大的浪费。
      中小公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B轮融资之后再去投分众,二是把预算聚焦在一个城市,做透本地市场,做出一个商业模型,必须在单点能够形成“饱和攻击”,如果不能“饱和攻击”,拿个几百万要去做“北上广深”,这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分众上的广告要以小博大,要具有引爆社会事件的能力,也就是广告的内容能引发争议和社会关注,能引爆社交媒体、引起全媒体的生态发酵。如果这样,也是非常好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江南春)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0 05:04 , Processed in 0.0340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