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厂商之争:市场究竟是谁的

2014-5-15 10:12| 查看: 117974| 评论: 1|原作者: 潘文富

摘要: 厂家找某地的经销商合作,共同经营某个区域的市场,那么这块市场的所有权究竟是属于谁的——是厂家的,还是经销商的?

在厂商合作过程中,各种纠纷矛盾是层出不穷的,轻则互相抱怨,重则一拍两散,各自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重组之后便展开针对性的攻击。

这些纠纷矛盾的背后,必然是有原因的,也许是双方所在的角度立场不同,也许是利益纠葛,也许是互相理解不对称,这些方面已经有很多的分析了,在此不再赘述,不过,还有个原因倒是很少有提起,就是市场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厂家找某地的经销商合作,共同经营某个区域的市场,那么这块市场的所有权究竟是属于谁的——是厂家的,还是经销商的?市场的所有权,也就决定了在双方的合作中,谁来主导谁来配合,毕竟,商业合作,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合作,有主次是必然的。

那么,市场究竟是谁的?这个没有客观的定论,不过,厂家和经销商往往都认为市场是属于自己的,自己是市场的管理者,有指挥权,各类纠纷矛盾,往往也出自于此。

 

厂家认为

产品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厂家在行业里也有多年的经营历史,甚至还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对于全国市场,有较为深入的洞察和了解,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掌控市场,在市场经营方面,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整体规划,甚至,别说某块区域市场,就是全国市场,也是在厂家的整体规划与运控之下。

对于经销商,尤其是对于经销商所在的当地市场,厂家认为是在自己的整体规划范畴内(全国市场都是自己的,更别说某块区域市场了),早就做好了相关设计规划,有些厂家还进行了针对性市场调查和市场设计,根据市场规划选择了特定的经销商,授权许可某经销商在当地经销自己的产品,甚至还有经销商是主动找到厂家,主动争取经销权的,也就是经销商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自然就是小弟或是下级了。在市场的实质运作阶段,厂家也做了很多实质的工作,例如派驻人员,策划组织各类市场活动,投入各类资源,支付各类费用等。在经销商的自身能力水平上,大多数厂家认为经销商的积极意识,思维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运作水平,尤其是内部业务团队管理水平上是存在较多问题的,与厂家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所以,经销商最好别抬杠了,听我厂家的,我们厂家的能力更强更全面,经销商做好各类配合工作就好。

并且,在绝大多数市场,厂家在当地合作经销商的选择上都是有余地的,也就是在当地还有其他可选对象,放给某个经销商来做,就等于给这个经销商机会了,若是不听话不配合,完全可以采取更换措施的。

总而言之,对厂家来说,全国市场就是是全国一盘棋,某个经销商或是某块市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个棋子罢了。经销商可不这么认为。

 

经销商认为

经销商大多数是本地人做本地生意,在当地有着多年的生活及生意历史,多年前开始创业,一点点开始建立与各类下游客户的关系,经过多年的经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销售网络,积累了良好的客情关系,具备了一定的当地市场地位,树立了老板及公司的良好信誉口碑。也充分熟悉了当地市场及客户的特性,甚至还引导了某个品类或是某个品牌的产品进入当地市场,或是推动了某个消费习惯在当地市场的形成。

所以,当地这个市场,就是与经销商公司一起发展并成长起来的,经销商深度的参与其中,融为一体,所以,经销商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当地市场,是我经销商这么多年一点点做起来的,自然是属于我的,是我在经营,是我在管理。并且,当地市场的许多特性我是最清楚的,我做出的规划和策略,才是最适合当地市场的。

对于厂家的合作,除了那些极其牛气的产品和品牌之外,普通产品还得要靠我经销商在当地市场来运营,毕竟,我更熟悉当地市场,再说了,许多下游客户也是看着我的面子,才会进货出样的,再退一步来说,这些产品也是我经销商花钱从厂家进回来的,货物的所有权是我的,我想在当地市场怎么卖,当然是我说了算。你厂家得要支持我,各类资源得要多投入些,这样才能促进我有更大的进货量。

同时,绝大多数的商品都有可替代性,某类产品的厂家也很多的,我经销商是有选择权的,若是当前这个合作厂家玩不下去,那我就换个厂家,也没什么大不了,在合作期间,我不接纳类似厂家的产品,就已经是给你厂家很大的面子了。

现在的情况是,厂家也不清楚我当地市场的特殊性,自己想当然的做出来的市场规划,与我当地市场不接地气,操作过于繁琐,见效期也较长,再派几个能力素质也不怎样的小业务员来,即不懂生意也不懂做人,在我的地盘上瞎指挥一气,就想让我听他们的安排指挥?做梦!我在做生意的时候,这几个小孩还在穿开裆裤呢。

双方的底气都很足,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都认为自己是主导者,对方是配合者,都认为这市场的所有权在自己手里,对方应该积极配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各类矛盾纠纷不断。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的看法是遵循经销商的观点,当地市场的所有权应该明确在经销商手里,厂家更多应该是配合的角色。这是因为:

一、中国市场的地区差异

出于经济水平,文化,风俗,消费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市场的差异其实非常大,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通用市场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厂家也没有能力为每块市场单独设计市场规划,不如把市场的规划权交给更加熟悉当地市场的经销商。当然了,若是经销商不擅长此道,厂家可给与一些技术层面的帮助和建议,及参考模板之类。

二、厂商的根本分工厂家的根本就是生产产品,经销商的根本就是销售产品,没有足够的能力、团队、体系的话,厂家最好别越俎代庖。

三、产品不是自动卖出去的

你厂家的产品再好,品牌再大,这产品也不会自动卖出去,还得需要经销商大量的地面工作,在当前,渠道力的实际作用远超过产品力和品牌力。渠道力掌握在经销商手里,所以,别抬杠,服务好经销商是应该的,等你的产品有着巨大的品牌拉力再说。

四、厂家给经销商带来的利益

产品经销利益是次要的,通过产品在当地的推广和经销,帮助经销商健全网络,增加网点,强化客情,打击竞争对手,提升经销商公司的口碑信誉,这才是第一的。

五、争取经销商的信任和认可,后期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为厂家,在没有足够能力来搞定经销商的前提下,干脆就老实一点,先以经销商为主导,以遵循经销商的市场规划和策略为主,做好配合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提供一些资源和支持,并做好分配给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获得经销商信任和认可的情况下,逐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更好策略,争取经销商的接受,及逐渐培养经销商在此方面的高度信任乃至依赖。

(编辑 :袁航market@vip.sina.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潘文富)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2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陈连堂 2014-5-23 20:54
厂商和经销商有一个利益平衡点就是都能获得可观的利润,离开这个前提市场掌控权归谁都不重要了。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怎样获得更大的持续的可靠地利润增长点是双方博弈的动因。

查看全部评论(1)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12:08 , Processed in 0.0352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