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农药业应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2013-9-10 11:35| 查看: 73154| 评论: 0|原作者:  韩永奇

摘要: 对于21世纪的全球来说,这是一个“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农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近年来,“中国农药”每年以几十亿的贸易顺差,抢占世界农药市场,“中国制造”的农药掀起 ...

对于21世纪的全球来说,这是一个“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农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近年来,“中国农药”每年以几十亿的贸易顺差,抢占世界农药市场,“中国制造”的农药掀起了一股“外贸旋风”,海外销售大大超出了国内销售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常见现象。世界农药市场的销售格局正在被“中国制造”的农药改变。

农药已进入“中国制造”时代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大国,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的19.8%。在制造业的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世界第一,其中中国农药也是榜上有名。现在,中国的农药制造业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农药输出国,中国农药也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 年全国累计生产农药(原药、折纯,下同)234.2 万吨,2011年全国农药原药产量为264.87万吨(折百) 2012年,我国生产农药354.9万吨。在国内农药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生产过多的农药都走到哪里去了,它们漂洋过海,已被出口到世界各地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出口大国,其中2012年我国农药出口量达到89.7万吨,出口额28.6亿美元。近年来,农药出口量大幅增长,产品除销往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居多的地区外,还大量销往北美和欧洲美等发达地区,出口300余个品种,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我国共出口农药48.5万吨,总价值20.2亿美元。“十五”末期较“九五”末期,国产农药出口数量增长164.9%,金额增长202.4%20002005年年均增长分别为22.4%26.9%2010年我国农药进出口量为126.13万吨,比上年增长14.3%;进出口额达52.92亿美元,增长14.6%,农药进出口顺差为13.5亿美元。其中,农药出口量为121.63万吨,比上年增加14.3%;其中2010年我国农药共出口到16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药市场,2010年出口量为9.35多万吨,出口额达到5.7亿多美元。2011年、2012年农药出口继续保持较好的态势,出口地区和国家继续扩大。2012年除草剂出口量、出口金额分别增长19.4%28.8%,今年一季度除草剂出口量达到21.35万吨,同比增长31.2%;出口金额6.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0%。今年一季度农药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增速均超过20%。与石化行业相比,农药行业的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增幅分别高出27.8个百分点、26.6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目前,农药出口形势不断看好,出口量增加。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是农药制造大国,已经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但仍然不是农药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以“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的优势风行全球,却也频频遭遇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中国制造”从加工贸易起步、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卖掉8000万双袜子才够买一架波音飞机”是对这一情况的最好描述,对于中国农药来说,也是如此。例如我国农药企业与国外农药企业相比总是显得开发能力不足、产品质量波动较大,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药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定位层次。我国农药企业在研发上投入少、技术力量薄弱,相应地也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由于我国农药企业长期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忽视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且国内农药企业在管理方式上也存在很大问题,长此以往,在市场竞争中我国农药企业久常用的降价措施将不再行之有效。

如何走向“中国智造”

人类正在迎来全新的“智”时代。“中国制造”从低端的加工贸易起步、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经过多年发展,虽具规模,却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中国智造”的发展,正是要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这也正是我国农药行业由“中国制造” 迈向“中国智造”的目的所在。那么,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农药如何走向“中国智造”呢?

一是走向“中国智造”,必须制造“智”的农药产品。而制造“智”的农药产品意味着农药企业需要坚持科技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受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药行业在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完全符合GLP标准的生测和安全评价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差,人员素质低,农药企业之间产品雷同。对比起来,国内农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及加工手段都与跨国公司有较大的差距,国产农药缺乏知识产权,只能跟在人家后面仿制,即使是出口产品,也多在国际二三流市场上出现,这就使我国的农药工业几乎没有开发创制新品种的能力,总是落后于农药技术发达的国家。一般来说,国外创制一个新农药品种需要投资11.5亿美元,筛选2万多个新化合物,历时810年。国外农药企业将销售收入的10%左右作为研究开发经费,进行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博弈,对中国农药企业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和鼓励。而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特别是专利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此,要重视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研发机构,要舍得投入,搞好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发展后劲和品牌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农药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打造国际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然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中国农药企业不甘心沦为世界农药的“生产车间”和“加工工场”的发力处和突破点。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工业生产组织体系,为我国农药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于中国农药来说,中国制造需要努力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突破与跨越。“智造”,一方面体现在制造工艺上,应用信息化技术极大提高各种设计制造工艺的精度和效率,大幅度提升制造工艺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比如数字化车间乃至数字化工厂,生产系统向着具有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智能化系统发展。如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奇瑞汽车在整车生产车间,共有108台工业机器人,用于点焊、涂胶、搬运、螺柱焊等工艺过程,自动切换适应不同车型的生产要求。同样,管理技术创新也应是“中国智造”的重要内容,通过智能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使企业能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从企业内各部门到用户之间的信息集成,从而有效地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产品开发速度。当前,十分迫切的是我国传统农药制造业加快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提升改造,也只有如此,传统农药制造业才能提升为现代农药制造业,才能参与更高水平的竞争。未来,由于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与管理,使企业具备了快速适应各类市场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实现定制、设计、生产协同化的新型生产模式。所以农药企业应着眼未来,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改变现有的农药制造业的产业模式,主动适应“智”时代的到来。

二是走向“中国智造”,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世界品牌。品牌向来是消费者的挚爱,也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当前,世界各国消费者都注重优质品牌,且接受个性服务的消费意识普遍增强,对于品牌农药的挚爱度、忠诚度增加。据统计,我国农药销售额的增速,除了销售量的增长外,更大得的份额来源于品牌价值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农药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自己的品牌,出口靠代工,仅能赚些小利,品牌的缺失是我国农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国内农药打造品牌的实际来看,不仅品牌宣传投入不足,而且品牌多、品牌杂的现象也非常严重。目前,我国农药行业一个企业拥有七八个品牌的现象很普遍,甚至有些企业规模虽然不大,却有10多个品牌,品牌杂乱不仅导致资源分散而且造成培育主导品牌的成本与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这些品牌的建立和培养都需要资金支持,资源被分散,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每个品牌都难以出众的局面。而国外跨国公司品牌较为集中,知名度高,竞争力很强,同时他们注重对品牌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事实证明,闯出一个好品牌胜过拥有一打素质不高的品牌。因此,我国农药企业应该对这些杂乱的品牌进行一次筛选,集中精力培育、保护和开发那些具有竞争力的主导品牌。

三是走向“中国智造”,必须走向“绿色制造”。 当前,由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且我们国家在十八大上也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所以环境问题的制约必然要求制造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制作模式,推行绿色制造技术。所谓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直至报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者是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应当强调的是,“绿色制造”是“中国智造”的一部分,制造工艺和产品使用这二者都应定位到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上。事实上,智能制造本身就是将制造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率协调,缩短制造周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生态需求的不断提高都促使农药行业在节水、节能、环保等方面设置更高的标准。这使得传统农药企业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在费用越来越高的环保投入中,传统低端企业已经无法在正常经营渠道里获得丰厚的受益,所以农药行业走向绿色制造也是大势所趋。此外,国际上不少国家都已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计划”,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除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外,广大消费者对购买于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已形成一种新的风尚,这些情况都促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这样的大趋势促使“绿色标志”得以建立,凡标有“绿色标志”图形的产品,都表明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整个过程都是符合环保要求的。随着国外绿色农业的发展,我国农药遭遇“绿色壁垒”的事件越来越多,这势必对我国农药产品的出口带来严重影响。为此,中国农药要想走出国门就必须走向“绿色制造”,只有注重绿色农药的研发和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不断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样,中国农药才能继续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保持较好的效益。

 

(编辑:王亚菲 yafeiwang0216@gmail.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 韩永奇)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9 15:48 , Processed in 0.0357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