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在宋朝做外贸

2013-6-19 10:17| 查看: 75188| 评论: 0|原作者: 李开周

摘要: 开封有个龙亭,龙亭有个龙亭湖,龙亭湖又分成东西两个小湖,东边潘家湖,西边杨家湖,其中杨家湖得名于杨家将,潘家湖得名于潘仁美。 杨家将的故事在豫剧当中流传甚广:杨七郎战死沙场,杨五郎出家当和尚,还有杨门女 ...

开封有个龙亭,龙亭有个龙亭湖,龙亭湖又分成东西两个小湖,东边潘家湖,西边杨家湖,其中杨家湖得名于杨家将,潘家湖得名于潘仁美。

杨家将的故事在豫剧当中流传甚广:杨七郎战死沙场,杨五郎出家当和尚,还有杨门女将穆桂英和杨排风,都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潘仁美的故事相对少一些,大家只知道他是杨家将的死对头,是宋朝有名的大奸臣。

故事归故事,历史归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家将并不是那么威风凛凛,潘仁美也并不是那么狡诈阴险。相反,老潘倒是一员战功赫赫的将军,一名有功社稷的良臣。潘仁美的功劳还不光体现在军事上,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领域也颇有建树。《宋会要辑稿》记载,南汉平定后,宋太祖派潘仁美去掌管“广州市舶司”,也就是广州海关。老潘悉心筹划,创立关税制度,鼓励外商前来,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为大宋的海外贸易事业做下了不朽贡献。

国际贸易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渊源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互通有无,贸易往来不绝,像孔子的高足子贡、秦始皇的生父吕不韦,率领马队驰骋于各国之间,把甲国的粮食贩运到乙国,再把乙国的漆器贩运到丙国,靠着“外贸生意”获得巨额利润。秦汉时期,贸易的范围扩大了,真正开始走出国门,南到越南,西到葱岭,都有中国商人的足迹。尤其在汉朝,中亚诸国的商人赶着骆驼来到中国,把金银运进来,把丝绸驮出去,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汉朝以后的几个朝代,中原地区跟中亚诸国的贸易往来一直持续不断,到了唐朝终于达到巅峰,上百个国家的外商云集在长安和洛阳,其中很多人甚至定居下来开店做买卖,而中国富商和权贵的家里也大量消费“洋货”和大量雇用“老外”。前些年热映的陈凯歌电影《无极》里有个“昆仑奴”,“昆仑奴”这个词其实就是唐朝人对外国奴仆的称呼。

但是唐朝以及唐朝以前的国际贸易无论多么繁荣,都跟宋朝没法比。宋朝的国际贸易有两大特色:第一,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主要的贸易路线已经从陆路变成了海路,主要的贸易国已经从中亚的内陆国家变成了东南亚的岛国;第二,由于国土面积的紧缩和国家财政的紧张,过去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已经无法养活庞大的人口和饥渴的财政,政府开始想法设法来扩大海外贸易,以此来增加产品和收入。

怎样扩大海外贸易呢?我们来看看潘仁美是怎么做的。

前面说过,南汉平定后,潘仁美受命掌管广州市舶司。广州市舶司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海关,早先实施的是“榷卖”制度。具体说,就是外商或者中国商人从东南亚诸国运来一船一船的商品,却不能拿到中国市场上自由出售,只能由广州市舶司低价收购,然后再高价拍卖。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可以让政府获得巨额差价,能增加不少财政收入,但是却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造成了很多的弊端。最主要的弊端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商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运来货物,本来就是为了赚取那点儿差价,现在却被海关越俎代庖,不但赚不到钱,甚至还会赔本,他们自然要抵抗,要么消极抵抗,不再做外贸生意,要么积极抵抗,直接搞走私;第二,政府机关的天职是搞服务,而不是做生意,如果政府亲自操刀做生意,一定会滋生严重的腐败,比如说,海关收购外商货物的时候,只要能拿到外商的贿赂,就可能把低价收购变成高价收购,而拍卖外商货物的时候,只要能拿到竞拍者的贿赂,就可能把高价拍卖变成内部出让,这样一来,政府就赚不到什么钱了,只有海关的官员会富得流油。

潘仁美看到了榷卖制度的漏洞,他立即上奏朝廷,建议把榷卖制度改成关税制度,即不再垄断收购外商的货物,海关只对货物做出估价,然后按照估价的十分之一征收赋税,征税以后任凭外商自由出售。宋太祖雄才大略,批准了潘仁美的建议,于是非常“现代化”的海关制度在北宋初年确立了。自此以后,海船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广州海港,以至于广州海关应接不暇,后来朝廷不得不在泉州、杭州、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等地开设更多的海关和港口。

除了改革榷卖制度,潘仁美在广州海关任上还采取了其他一些颇有开创性的举措。他建议朝廷派出使者,携带诏书和贵重礼物,分赴大食(今天的伊朗)、天竺(今天的印度)、渤泥(今天的文莱)、麻逸(今天的菲律宾)、三佛齐(今天的苏门答腊)、宾陀罗(今天的越南)等国,宣传大宋的外贸政策,主动邀请扩大贸易。同时他在广州奖励外商,凡是每次输入货物总值在十万贯以上,或者一次上缴关税在一万贯以上的“蕃客”,都可以得到封赏,甚至还能获得潘仁美的亲自接见和盛情款待。显而易见,这些做法都让海外贸易变得更加繁荣起来。

两宋300年,一直持续着合理的海关制度和积极的外贸政策,而宋朝政府得到的回报也非常可观。到了南宋,中原地区大半丢失,国土面积锐减到200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却暴增到1.5亿人(一说1.2亿人),人口密度超过现在的很多发达国家,狭小的土地上承载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生存压力非常巨大。同时朝廷还要应对女真人和蒙古族的入侵,军费开支非常浩大。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南宋仍然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为什么?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发达的海外贸易弥补了财政赤字。根据《宋史•食货志》和《宋会要辑稿》当中记载的财政数据做出粗略估计,在南宋淳熙年间,外贸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已经占到当时全部财政收入的四成。换句话说,这个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贸来养活的。

海外贸易为政府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民间带来了致富的机遇。南宋中叶,福建、浙江和广东三地直接从事外贸的商人超过10万人,而按照朝鲜文献《李朝实录》的记载,光在朝鲜出现的福建商人就多达3000名。这些商人凭着政策机遇和个人努力赚到了可观的财富,南宋笔记体小说《夷坚志》提到了好几位靠外贸发了大财的商人,其中一位来自泉州的杨客“为海贾十余年”,“致赀二万万”,整整挣了两个亿!

南宋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时候,绝大多数老百姓资金不足,没有能力直接做外贸,但是他们却可以间接从事外贸生意。《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江浙地区的市民省吃俭用攒下两万文钱财,就可以入股做外贸,把这笔钱交给“海舶”,半年后连本带利可以拿到5万文。行文至此,我不禁佩服宋朝人的经济头脑,并对那个时代心向往之。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李开周)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5 07:28 , Processed in 0.0356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