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拆书帮”职场沟通力之主动倾听能力

2013-5-21 14:18| 查看: 192945| 评论: 0|原作者: 赵 周

摘要: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也没有特别做什么说什么,然而聊过一会儿之后,你会觉得亲切,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回忆你们谈话时他的表现,探寻他轻轻松松赢得他人的好感的原因,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A—拆为己用

看一下你在片段一的拆为己用部分列出的对话记录,你的反应属于以上7种中的哪一种?在这个片段的提醒之后,你能想到自己平时还有哪些类似的反应吗?

请把自己常见的不当回应补充一个实例,以此来提醒自己以后再也不要对处在情绪中的人做类似的回应。

然后,依照片段二最后的建议,在头脑中想象你列出的那些情境,想想你会怎样做到“主动倾听”,让对方感受到你认同他的情绪。(四条建议中,前三条较重要,第四条如果想不好可以先不应用。)

片段三

R—阅读原文片段《情商》,p112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销售和管理到谈情说爱和养儿育女,再到同情关爱和政治行动,没有同理心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言语是理性脑的模式,而非言语是情绪脑的模式。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与他表现出来的声调、姿势或其他非语言方式不一致,那么他真实的情绪在于他说话的方式,而不在于他说话的内容。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经验法则是90%或以上的情绪信息是非语言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特定情绪,比如欢乐、泪水、拥抱的需要等,一直没有表现出同理心,孩子就会开始回避表达,甚至可能不愿意再感受相同的情绪。

I—拆解指要

同理心就是善于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哪怕不是用语言表达的情绪。

能感知情绪,才有可能管理情绪。所以同理心是提高情商的基础。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研究结论,但这些无法直接拆为己用。

但第三段就很重要了:缺乏同理心,往往是因为童年时生长在缺乏同理心的环境中。糟糕的倾听者,往往是因为自己从小没有被认真地倾听过。

从小成型的模式,改变起来确实很难。但我们若努力改变了,我们的孩子就能轻松成长为具备同理心、善于主动倾听的人。

A—拆为己用

1.你的哪些沟通表现和你父母是类似的?其中不够好的那些要能觉察并刻意改变。

2.你最在乎的人(男女朋友或伴侣),他/她的哪些让你不满的沟通表现是源自家庭影响?请安排一次约会,和他/她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如何在理解体谅的前提下相互提醒,帮助对方改变。

片段四

R—阅读原文片段《亲密关系》,p137

另一个有价值的倾听技巧是知觉检验(perception checking)。这是读心术的对立面。在进行知觉检验的时候,人们通过要求伴侣进一步表明态度来评估他们关于伴侣感情的推断。这表达了自己的关注和兴趣,也鼓励了伴侣更加开放:“你对我说的感到不安,对吗?”

听者通过意译和检查自己的知觉来积极地努力理解自己的伴侣,这种关心和周到通常会得到欣赏和认可。积极的倾听也可能有助于缓解在任何关系中都可能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确实,比起那些简单地自认为理解伴侣意思的人来,使用这些技巧的人们通常有更幸福的婚姻关系。

I—拆解指要

这段给我们具体而微的提醒是:当一个人认同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他会注意去识别对方的情绪,但如果这时他尚未具备准确识别对方情绪的能力,就容易误操作成“读心术”。

很多通俗小说的情节都是靠误会来推动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那些误会大都是“读心术”造成的。

“他一定是嫌弃我了。”

“刚才我说那句话肯定让他不高兴了。”

“她肯定还爱她的前男友。”

“她不喜欢我父母。”

……

当你猜测对方的情绪或感受之后,不要就把这当成事实来继续沟通,而要说出来,然后问对方是不是这样。这样做“知觉检验”就是为了避免读心术,而且也是很好的锻炼同理心的技巧——不断提高对他人感受判断的准确度。

A—拆为己用

找两段小说(众所周知的最好,比如小龙女误会杨过不喜欢她了),找到出现误会的情境。然后,请你将自己代入这个角色,看看你可以如何做“知觉检验”来避免这个误会。

片段五

R—阅读原文片段《少有人走的路》,p89

我们在倾听时,要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心理医生治疗病人时,首先要学会用心倾听。以我本人为例,在治疗中常常走神,忽略病人说的话,这时我就会歉意地说:“对不起,我刚才有点分心,没有集中精神听你说话。你能否把刚才那句话再重复一遍?”病人极少因此而抱怨,他们知道,我能意识到漏听了某些内容,这证明我一直在用心倾听。我承认自己分心,等于是向他们做出保证: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让病人体验到有人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有些人甚至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别人全身心的倾听。

I—拆解指要

虽然这个片段说的是心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但用来说明普通人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沟通是一样的。因为只有在心理科学中(主要是其中的心理助人和社会心理两个专业),把倾听当成一门重要的技能来研究和训练,从而让我们对于沟通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如果连有心理疾病的人都可以被有效地倾听治疗,那么普通人更可以被有效的倾听感动,心生好感。

小孩子天生就会讨好别人。赢得他人好感,这是人作为社会人的一个基本需求。Facebooktwitter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网络能这么火,人们都在上面晒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是因为人们有意或无意地都希望赢得别人好感。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也没有特别做什么说什么,然而聊过一会儿之后,你觉得亲切,觉得喜欢,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心里想,如果能跟他做朋友就好了。

你有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他很刻意地讨好领导或者客户或者美女,他脸上的肌肉、话语的迎合、身体的姿态似乎都在拼命喊着“喜欢我吧,喜欢我吧”,但这些只会让对方警觉或厌恶,敬而远之。

差别在哪里呢?

A—拆为己用

请在记忆中搜索你认识的人,谁是上述轻轻松松就能赢得他人好感的人?他可能是天生的魅力,你可以锻炼后天的能力。

回忆你和他说话时他的表现。如果想不起来,就约他一起吃个饭吧。

片段六

R—阅读原文片段《登天的感觉》,p28

先共鸣,后行动。心理咨询的行动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而沟通之目的就是要建立思想共鸣。有了思想共鸣,来询者才会心悦诚服地执行自己与咨询者商定的行动计划。

在为丽莎的咨询中,我通过向她讲述我个人初上大学不适应的经历,及给她讲述其他哈佛学生的类似困难,使丽莎与我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同感共鸣,也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与众不同了。

这一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她改变自我的决心和信心,为她后来的行为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介绍她参加哈佛大学的学生咨询组织,也使她有机会了解到她面临困难的普遍性,而为其他同学做咨询,更强化了她的这种共鸣基础。

我们可以将这一共鸣过程,看作是咨询者与来询者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和声”。

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不断有这样的“和声”。

I—拆解指要

片段一中的用词就非常讲究:作者不是说要“倾听对方”,而是说要让对方“体验到有人倾听”。

正如我有能力和让领导感受到我的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

片段六给出了一个方法:和对方建立共鸣,让对方真正感受到被理解。具体做法是,听完对方的表达之后,自己给一个支持对方的类似的事例。

主动倾听时使用共鸣的方法,有一些要注意的点:

1. 对方不担心自己说的难理解,就不一定要共鸣。

2. 共鸣的目的是表达理解,而非表达认同。换句话说,你可以先共鸣,然后再跟对方探讨你为什么不认同他的行为。

3. 共鸣不能简单说一句“对对,我理解你”(对方并不能就此感受到你真的理解她)。

4. 共鸣也不是长篇大论说自己的故事(对方觉着你把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共鸣和后面的方法,都不属于表达能力,而是主动倾听能力,因为虽然是自己在说话,但焦点仍然在对方身上,目的是为了让对方能够更好地表达。)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赵 周)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0 22:40 , Processed in 0.0380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