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本期话题:为什么领导总是对的

2006-10-1 08:00| 查看: 304489| 评论: 0|原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一个团队里,有的人是绝对的下属,有的人是绝对的领导,有的人既是下属又是领导。无论是下属还是领导,总会出现对某些问题相左的看法和意见。
此时作为下属,当你的意见和领导的意见出现分歧并得不到领导的尊重采纳时,你的心里会怎样想,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作为领导,当你的指令和下属的意见不一致并得不到理解以及认真执行时,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并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虽然不同的问题会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但是结果大致相同。那就是最后决策的结果大多倾向于领导的一方。于是乎便有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叮咚;决策时拍胸脯(坚持己见),失败后拍屁股(走人)”等一系列相互表达对对方不满的言辞。
欢迎大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共同分享对此类问题的看法。
第1楼脑袋决定屁股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第一次听到“脑袋”和“屁股”的论述源自一次领导的发言,大概意思是说所处的位置决定你的影响力以及才智的发挥。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职场实践,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毕业后去一家饼干厂做销售,和我们这批业务员一起去的还有一位大型快销品企业的区域经理。虽然都是新员工,但人家是销售总监,我是销售员。
新官上任三把火。在第一次所有销售人员的动员会上,他就慷慨陈词,告诉大家新团队新气象,屁股决定脑袋,让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完成新销售年度业绩翻一番的目标。
然而,我的直接领导——公司所在地的区域经理好像偏偏和他作对。每次在一些重大决策问题上总是和销售总监出现相左意见。比如,对销售目标,区域经理认为根据公司市场现状,就是再努力也不可能完成;对市场开拓方式,区域经理认为公司的品牌、销售费用不匹配大型商超带动小终端的市场开发模式,应该配合代理商、经销商通过小终端拉动整个市场销量。
后果可想而知,除了被总监根据“屁股决定脑袋”理论痛批一顿外,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然而半年后,由于销售政策不符合市场实际,总监就被老板炒了鱿鱼,我们的区域经理被提拔为销售总监。由此可见,领导不一定全对,屁股受制于脑袋。
最终为“对”买单的人是谁第2楼
对同一问题有争议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问题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在不能确定谁是谁非、谁对谁错的情况下,最终听谁的就要看谁最终会为可能产生的坏结果承担责任。
在营销圈里闯荡了五六年后,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当上了这家快销品公司的市场部经理。由于下属都是以前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所以我就多了一些谦和,少了一些霸气。
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决策就是面对十一黄金周如何做促销。当时我的意见是增加临时终端导购,给终端配置促销品。下面的哥们儿则倾向于黄金周期间在大中型城市购物广场做路演。在意见相持时,一位关系不错的兄弟争得脸红脖子粗,把胸脯拍得震天响,说效果保证没问题,出了问题他负责。他把话都说到那份上了,我只好依他。结果由于天气、市政管理、路演厂家过多等原因,促销效果特别糟。
销售老总问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时,还没等我把下属的意见说完,他就说:“你是经理还是他是经理?既然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不能做主,要你这个经理做什么?”
就这样,在市场部经理的位置上我的屁股还没有暖热就被赶了下来。打那以后,在和下属讨论决策问题时,我再也不相信他们负责的鬼话。因为最终承担责任的只能是领导自己。
不能承受“聪明”领导之痛第3楼
自从到了新公司,和领导的关系一直让我特别揪心。我的领导属于那种“聪明型”,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在行。他没做过销售,也很少下市场,但总是喜欢凭感觉对市场做决策。由于他是领导,而且口才特别好,所以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他总能旁征博引,说得头头是道。由于他平常对我们不错,我们都是在一线征战多年的老手,所以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我们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就这样,我们总是用很大的付出来弥补他决策的过失。
然而,我们这么做的结果不但没有让他意识到自己决策的失误,反而增强了他下一次失误决策的自信。就这样,我的工作就在决策失误、行动弥补的怪圈中循环。虽然为了取得好的业绩,因他的决策失误我们增加了很多的努力,但这并不影响老总对他“领导有方,决策英明”的褒奖。
我不否认他是一位聪明的领导,因为他总是能把大家团结在他的周围,死心塌地地为公司卖命。但是我却不认为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因为他总是企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代替工作中的专业知识,相信许多同仁都会遇到和我一样的痛楚。真希望那些“聪明”的领导变得更聪明一些,那样对公司、领导、下属都会带来好处。
第4楼永远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领导
如果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么下属就应该以无条件执行领导的指示为天职。通过十几年的职场历练,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刚毕业时,自己是个愣头青。领导说话时自己总喜欢发表自己的“高见”,领导下达指令自己总喜欢寻找指令的不足以及执行的难度。长此以往,发现自己活没少干、话没少说,业绩也不错,就是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为了自己的前程和“钱”程,我不得不严控自己的“嘴巴关”。不到3个月,虽然自己还像以前一样做事情,但是不仅奖金比以前多了,而且很快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青睐。
如今我也成为公司里一位不大不小的领导,也慢慢体会到自己的意见和指令遇到下属的驳斥和抵触时的懊恼与难堪。
领导向下属征求意见时,更多的渴望是得到下属的肯定和完善。领导向下属下达指令时,最希望的是下属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不是要政策、摆困难。
永远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领导,更不要在不合适的场合用不合适的方式驳斥领导不合适的指令。这种行为不仅会被领导认为是对他人格的不尊重,更会被他理解为你对他职位的藐视。更重要的是那种方式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会导致你和领导关系的破裂。
领导比下属对的N个理由第5楼
领导的决策不可能永远都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但是领导决策正确的几率永远都比下属高。
第一个是掌握信息不对称。有人说公司高层高高在上,我在基层,具体的情况我最了解。但是你了解的信息何以能成为整个决策的依据?正如盲人摸象中那样,不能因为你摸到一条象腿就说大象是个柱子。作为整个决策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怎么能成为整盘棋决策的依据?    
第二个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不对称。每个下属都可以找到比领导强的方面,但是领导的综合能力一定比下属强,一定更适合这个岗位,否则为什么在那个岗位上的人不是你,而是他?
第三个是领导所拥有的资源不对称。作为下属,你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可能就是你的那一亩三分地和那几杆枪。到底完成这个事情都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哪些人员可以调配、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哪些关系等作为下属并不清楚。所以下属在分歧问题上又输了一筹。
……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领导当然不会例外。关键是我们看待领导错误的心态和处理的方式。作为下属,我们在对领导的所有意见绝对服从的同时用实践检验领导的指令是否可行,并留意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取代。作为领导,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一定要使自己成为所有决策的“传教士”,这样下属才能更坚决彻底地执行,同时也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下属的建议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20 13:26 , Processed in 0.0357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