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四步打造高档品店的顾客忠诚度

2006-3-1 08:00| 查看: 209161| 评论: 0|原作者: 夏波

真正的高档品店,在销售意识上比任何普通店都强,但这种激情又要在规划中缓慢释放,贯穿最高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主要还是服务取胜、品牌至上的理念。

从2003年开始,人们发现:任何一种中高档商品,在中国都可用近乎“批量”的方式被卖出。从一线城市到县城,大量做特许的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都有意无意地追寻高档品。但机会来了,我们能抓住顾客吗?要看到,特许店被总部收回的情况也很多。主要原因在于:加盟商的做法不符合高档品店应有的定位。

中高档商品消费者的心态

复旦大学黄智颖副教授认为,中国中高档商品消费者分三种:
□生活概念型。这类顾客了解品牌内涵,他们购买的商品确实能够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地位相匹配。
□成就展示型。这类顾客属于刚富起来的“新贵阶层”—他们对高级产品了解不多,只是希望用好产品来修饰自己,以区别于他人。
□追梦型。这类顾客是比较时尚的年轻人,他们对中高档商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希望能够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购买。
他们对于文化、地位等极为敏感,渴望卓尔不群,有些还颇具炫耀性,追求购物经历的整体良好感觉,甚至追求艺术体验般的完美感受。而这些感受与体验直接影响其行为忠诚度。
因此,高档品店的责任是:满足顾客的“高消费心态”,增强消费经验,获得心境上的提升。一个诚挚的微笑,一句包含顾客姓名的问候,一个VIP购物专场,一个专享的停车位……从管理者到一线员工的全员营销意识才是其核心所在。

案例背景

从顾客的行为过程来看,从“购买”开始到“重复购买”再到“反复购买”最后到“享受综合价值”的过程,也是从“接触”到“顾客”到“回头顾客”再到“忠诚顾客”的过程。
我们跟踪的调研对象李小姐,30岁。3年前,她成功应聘进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跨国公司,同时把户口从内地迁入广州,成为新一代广州人。
3年过去,职业发展颇为顺利的李小姐,年薪也一直在增长。两年前,她收入的30%用于购物,那时候,她最常去的地方是天河城百货、北京路步行街等大众百货。便宜实惠的价格让她的衣柜、鞋柜堆积如山,但她总感觉不到一种满足,直到有一天……

接触,购买

那天,被公认为“购物狂”的林小姐,兴奋地在办公室传递一条手机短信:“尊敬的A店VIP:今明两日为我公司的VIP女装专场……”
李小姐知道,以高档品闻名的A店,每年仅春秋两场专为其VIP举办专场,那是一个令全广州女孩疯狂的时刻。
她下不了决心,听说A店的东西贵得吓人。不过她还是被同伴们的激情所感染,跟着林小姐手中那张VIP卡,拥进A店的附楼。
挎包、休闲装、晚礼服……接下来的疯狂购物成为她生活方式转变的“拐点”。
评论:中国高档品消费族中存在一部分约25岁至30岁的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正在快速成长。在北京,真正的高档品消费者只有20万人,而“追梦型”的顾客却有近170万人。如何在不妨碍另两类顾客的情况下,创造并保持对这类顾客的吸引力,让他们随时产生购买行为,就是我们要考虑的。具体举措建议:
□维护高档品店的形象,一定要尽量减少无谓的促销活动(高档品本身就具有差异化)。即便做促销,也要在形式上做到:似乎只把优惠提供给VIP顾客。这使得促销本身具有“稀缺性”;
□要通过符合顾客身份的渠道传播促销活动,尽量不要打扰顾客的工作或休息。短信、Email专函和精美DM都是很好的形式。当然最好是在对方上班的放松期发送,例如下午4点左右,这样直到晚餐期间,促销信息都会在同仁间大量传阅;
□最好是另辟专场进行促销,或至少在店内布局上不要打扰正价顾客;
□一旦做促销,降价幅度要有吸引力,以给顾客试验精品的机会,同时使之对店面留下强烈而积极的正面印象。

重复购买,建立初步忠诚度

那次疯狂shopping之后,周围人对李小姐的衣着无不投以赞赏眼光,这使李小姐颇为欣喜;心细的李小姐把价格标签逐一细看,发现有些品牌的正价是她差不多能承受的—当然,手头会紧张点。
为证实自己的打算,一个月后,李小姐单独去了一趟A店。从进门起,天文数字般的价格、眼花缭乱的顶尖商品、富丽堂皇的装修、毕恭毕敬的服务小姐令李小姐十分紧张。
终于,在“KOOKAI”专柜前,一套充满青春气息的套装让她眼前一亮,但服务小姐的热情介绍却并未让她对2800元的标价动心。
这时,一位身着淡绿色工装的女士走近她,跟她沟通了几句。绿装女士那似曾相识的微笑很快让她轻松起来。从交谈看,绿装女士早已经辨别出她是第一次单独到A店。
接下来,李小姐逐渐放松,开始比较、挑选、试衣。30多分钟之后,李小姐已经对试衣镜中的自己倍感满意,回头看到已试穿的六、七套服装和仍然热情的服务小姐,她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尊贵感。
正当李小姐要付款时,绿装女士提示她,如今天购物超过3000元就可申请VIP卡了。于是,李小姐在引导下又挑了两件“黛安芬”高级内衣。
整个过程,李小姐感到是个专业的朋友在帮她参谋,丝毫不像和导购打交道。这次愉快的经历不仅使她成为A店VIP,而且,从此结识了一个新朋友:绿装女士阿丽,A店的一位“专业服务之星”。
评论:高档品店必须使购买者从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大多时候可以掩盖高价格和烦琐程序所带来的影响。另有两点具体建议:
□门店应尽量保持某个品类的相对齐全,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满足其细微的个性需求。对于服装等高档品来说,如果顾客感觉你的规格全,一般会不惜从城那头跑到这头来转转。
□在购物的各个环节,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技巧十分重要,要让顾客始终觉得你不是为品牌说话,而是为她着想。

反复购买,巩固忠诚度

从此以后,逛A店成为李小姐闲暇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每当有新品或有活动,A店就会按照李小姐的要求,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她。此刻,她已感受到与时尚同步的快感,周围朋友正以欣赏眼光不断给予她越来越高的赞誉。
每隔半年,李小姐会收到一份涉及服务、商品、购物环境、投诉处理、增值服务等内容的“顾客问卷”。她认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A店的尊重。
有一天,她收到一份A店邀请函—某高档品牌专卖的开业酒会。那天,李小姐和男友尽情地享受众星云集的奢华情景。也就是从这次酒会,李小姐对于高档品内涵、消费目的与社会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李小姐成为A店许多高档品文化讲座的常客。通过这些类似于文化沙龙的活动,李小姐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渐渐地,她们形成一个“圈子”。
评论:高档品店虽然能满足顾客的虚荣心,但在给顾客的印象中,它提升的不是价格,而是顾客的生活品质。上述具体做法你都可以借鉴,例如一些开高档酒特许店的朋友就在操作俱乐部品酒模式。
在诸多文化因素中,对高档品店消费者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分层”。高档品店要积极主动地引导这种“圈子文化”,一旦顾客把某类商家作为一种特定的“圈子生活方式”时,顾客忠诚度就以文化和理念的形式得以巩固。

以转换成本强化忠诚度

三个月后,李小姐以分期付款形式拥有了自己的“广本”。那时候,正好A店的VIP专用停车场投入使用,让李小姐省去了黄金地段难停车的烦恼。
而且,停车场直通店内人流稀少的区域,这受到像李小姐这样行为低调、不愿张扬的“圈内VIP”的认同。
当然,作为“圈内人”,她已经获得更多增值服务,例如国际化妆师“一对一”个性化服务、设计师量身定做、VIP专享法国食品节、明星见面会……
让她感到很有面子的是,在当地的一些酒楼、美发中心均可持A店的VIP卡,享受与众不同的服务与折扣。
令她感到温馨的是,在她生日,会收到A店的短信祝福。她的一位钻石卡朋友还收到总经理亲笔签名的生日贺卡和生日鲜花。
在2005年春节前一天,A店的全体高层与部分新老VIP促膝长谈,宛若一家。
评论:高档品消费者除了显性需求之外,还有大量隐性需求,如安全感、隐私性等。
本段中提到的停车场,投资很大,但A店老总有一句精辟之言:“高档品店的顾客就是NO PARKING,NO SHOPPING(没停车位的商场不去)。”
“一对一”等增值服务项目对顾客特别有效,这令他们感觉与众不同,并产生极高的忠诚度。
忠诚度最大的功效是增加顾客去其他店购物的“转换成本”。李小姐完全可以到其他店购物,但她在考虑是否能得到同样的待遇—她已经习惯A店了。这种转换成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时间、精力和情感上的,甚至对身份、地位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他们肯定会三思而行。
提高转换成本已经成为商家提高顾客忠诚计划的关键,这也使得顾客在其选择上会慎重得多。但这个提高不是一个什么策划就能办到,而是靠各种活动不断的积累—做好店,不能急。这是任何店家都应熟悉的道理。

总结

目前,很多的创业者代理高档品,开特许门店或独立的“精品店”,但成正果者不多。根据我们对该类店的运营研究,有以下体会供分享:

1.理念先行。
如果从业者以普通店的理念经营高档品店,注定失败,无非是早晚问题。而且不要以为你有差异化商品,就一定能取胜。
真正的高档品店,在销售意识上比任何普通店都强,但这种激情又要在规划中缓慢释放,贯穿最高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主要还是服务取胜、品牌至上的理念。

2.战略稳健。
高档品店的经营,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进行商圈培植、顾客培植、供应商培植、员工队伍培植等一系列的精耕细作。那种找个店面就开、两天生意不好就撤的思路将会越走越窄。所以,某些“圈钱”的创业者不宜经营高档品店,稳健的店主才能赢得顾客的长期忠诚度。

3.员工素质。
高档品店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行业,从业人员的阅历及经验需要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来培养,而那些频繁“跳槽”者与此格格不入。因此,对员工的挖掘和培育是高档品店的重任。你看《天下第一楼》里的堂头(店堂伙计的头儿)常贵,他一个人给酒店留住了多少顾客!
(感谢广州友谊商店为本文提供案例)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夏波)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6-2 19:02 , Processed in 0.0325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