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重组渠道,还是重组产品

2005-12-1 08:00| 查看: 255362| 评论: 0|原作者: 喻祥 高剑锋

创业初期的单一系列产品向多系列延伸过程中,渠道重组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广义的渠道重组,包含两方面内容:对原有渠道资源的充分利用、新型渠道的拓展和建立。
一项针对378家企业新品上市的跟踪调研结果表明,67%的产品多系列延伸运作不力,源于渠道结构重组的失败。

原有渠道活力不足

生产日化用品的T公司,依赖一两个产品做大,有了一批和企业一起发展起来的经销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技术出身的老总极其重视产品研发,在公司不断做大的过程中,产品线越来越长,产品组合也越来越丰富。原本以为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赚取更多利润,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以为可以赚钱的产品根本没有利润,真正为企业赚钱的还是以前的那些老品。
老总纳闷 :是产品不好吗?每开发一个产品,都有细致的市场调查,对需求进行了严格细分,产品无论从满足需求还是包装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化,价格也十分合理。
是经销商不好吗?也不是,那几乎都是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忠诚度不会有任何问题!
品牌也不差,否则也不可能由一两个产品做到一年几个亿。促销也做了,广告也打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发现,T公司在创业阶段产品单一,于是将产品按区域划分交给了经销商,由经销商做区域内的推广和经销。很自然,这些经销商又成了新品的经销者。
T公司实行的是严格的区域独家经销制,目的是保证每个经销商在自己区域内的利益。多年来,经销商严格遵守公司定下的游戏规则,客情关系相当好。
产品多系列延伸后,每个经销商都在自己的市场区域里经销了该企业近20个单品。这些经销商对新品的推广并不得力,他们还是习惯性地销售那些快速带来利润的老品……原有经销商过多地占据了企业的产品资源,却缺乏与之匹配的市场运作资源。
可以肯定,T公司的老总也曾对旧渠道模式下的产品政策有很多质疑,担心原有渠道活力的局限性成为系列产品推广的障碍,如:
区域独家经销还有没有产品单一时的活力?
原有经销商的市场覆盖能力是否有限?
他们所拥有的渠道深度是否有限?
他们是不是有销售惯性心理,不尽力推广新品?
他们的经营方式是否适合新品的推广?
市场区域的划分是否符合多产品的产品组合?
……
所有这些隐藏在旧渠道模式下的问题,都会在产品由单一向系列化发展的过程中跳出来。但或许是碍于情面,或许是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或者出于利用原有渠道资源的考虑,导致老总没有对渠道产品组合进行手术,结果白白在广告、促销等方面花了很多冤枉钱。
利用原有渠道资源,本是实现新品分销的最有效途径,但原有渠道活力的强弱程度,却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多系列延伸。强化原有渠道活力,还是构建新渠道?如何强化原有渠道?企业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三维度评估原有渠道活力

在产品多系列延伸以后,企业务必要对原有渠道活力进行重新评估。与延伸产品的适应性、市场推广能力、终端覆盖能力是衡量原有渠道活力的三个维度。(见图1)
                
维度一:原有渠道与延伸产品是否适应
很多新品是在市场细分前提下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研发的,有的甚至与原产品根本就非同类。那些以老品起家的经销商能经销好这些新品吗?
如果你的新品科技含量高、品类跨度大,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改造经销商,你的新品就算是扔进了火坑。

维度二:系列化延伸后的市场推广能力
能够通过一两个产品将企业年销售额做到几个亿,T公司的渠道活力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对一两个产品有活力的渠道,能容得下20个产品的组合吗?
渠道活力由网络健全程度、资金实力大小、市场反应敏捷度、经销商专业化程度等因素组成。好经销商经营少量品种时活力十足,但面对众多产品,则常常无力承担。
产品越细分,经销商的专业能力就得越强。企业希望一个经销商既可以卖这又可以卖那,本来就是不现实的愿望。

维度三:满意的市场覆盖率并非简单叠加
一个经销商在固定区域内经销近20个产品,卖得过来吗?哪怕他的销售能力很强,他的渠道很健全。
经销一个产品时,市场覆盖率如果是100%,能保证第2个产品也达到相同的覆盖率吗?那么第3个,第4个……第20个产品呢?满意的市场覆盖率成为未知数。
产品组合良好的企业,其市场覆盖率不是用其中几个产品来衡量的,而是要对每一个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进行监测和考量。这要求经销商渠道运作能力极强,还要有资金做后盾。这不是任何一个经销商都可以做到的。
对原有渠道资源进行评估,指针很多,很难穷尽,但从以上三个维度出发,便能找到关键指针(见表1)。
可以看出,原有渠道至少要有3个基本特征,才对新品上市有价值:
1.符合延伸产品基本市场运作的渠道特征。
2.经销商和区域销售组织应达到多系列产品市场运作的要求。
3.多系列产品延伸要求各系列各单品市场覆盖率均衡。
 
如何重组

渠道和新品,谁迁就谁?要么是渠道不变,让产品组合更加符合渠道特性;要么是产品组合不变,重新梳理渠道类型和渠道结构,使之符合产品特性。

1.渠道不变产品变
将合适的产品放进相应渠道,才能充分利用既有渠道资源。那么,不同类型的产品在不同的渠道中适应得如何呢?请见表2。
粗放型渠道的产品组合
显然,品牌含量低的产品,顾客忠诚度也低,他们总是变换着消费。此类产品一般利润低,主要走量。最好交给那些渠道庞大、“路子”野、经销行为较粗放的经销商,充分利用粗放特性快速分销。因为顾客对这些产品仅仅要求使用价值,对服务、感受等要求不高。
同样,专业性弱的产品对渠道的专业性要求也比较低,大分销方式比较适当。
精耕型渠道的产品组合
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对渠道运作要求很高,对渠道成员的专业性要求也高。如软件产品,达成销售的环节非常复杂,产品的解说、演示等,一个不能少,甚至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品牌含量高的产品,顾客忠诚度高,会反复消费。顾客除了要得到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外,还十分关注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都要求选择注重精耕细作的经销商,因为他们市场运作能力强,能做好市场维护以及服务。
这样看来,T公司的洗发水系列产品、膏霜护肤类产品属于品牌含量小且专业性较低的产品,可以形成一个产品组合包,通过一些大经销商,以大分销方式进入相对粗放的渠道。女性保健类护理产品及高档女性化妆品,品牌含量高且有一定专业性,可作为一个产品组合包,给那些精耕细作能力强的经销商直插专卖型终端。

2.产品不变渠道变
如何组合产品,并重组渠道?在企业运作中,常用以下4种手段进行渠道重组。
按产品品类重组
按品类来确定产品组合较为常见,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经销商。这种区分方式适合那些产品线长、产品跨度大的企业。
T公司近20个产品已经有了明显的品类区分:洗发水是日化类,女性护理用品是保健类,美白护肤品是化妆品类……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类,选择更加专业的经销商。
专业经销商的能力更强,拥有的专业渠道更健全,其业务人员也是业内销售高手,能抓住产品的特点进行铺货、促销,也省得企业对经销商进行专业性教育。
按对经销商利润贡献重组
有些企业产品线很长,但功效区分不明显,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利润。经销商都想经营高利润产品,如果分配不均,企业就很难摆平经销商之间的关系。
像手机这样的产品,高利润的主打机型和低利润的贸易机型在价格上相差悬殊。但市场都有需求,经销商都要卖,货不齐全,很难满足下面渠道成员的要求。
此时,企业应该组合高低利润产品,形成产品包,品种不齐全可以在经销商之间调剂。
这种模式不需要实行区域独家经销,因为不同的产品组合已经将经销商区分开了,是一种很好的竞合模式。各自经销不同产品,对产品覆盖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根据进入市场难易程度重组
新品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差别:促销支持强大,进入市场就相对容易;产品未经过消费者教育阶段,进入市场则比较困难;细分并且专业化程度高的产品进入市场也较难;竞争激烈的产品更不用说了……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经销商的经营。
谁都喜欢经销那些好卖的产品,利润来得快啊!经销商无不希望你把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做起来后,再来推广。但谁能给每一个新品都以强大的促销支持?比如T公司,对近20个产品都采用高额广告等高成本的手段做新品上市,几乎不可能。所以,企业在考核经销商业绩的时候,难推广产品的考核要放到第一位,督促他们倾斜资源。因为这种产品对企业意义往往更为重大。
根据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利润重组
有一家饲料企业,浓缩饲料系列产品是其利润的主源。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也为了产品组合更合理,与强势品牌形象相匹配,他们不得不推出对企业来说成本很高的全价饲料。企业做得很辛苦,为了保持价格竞争力,有的全价饲料甚至在略微亏损的情况下销售。但是,经销商却卖得很欢,因为经销商的定价是进价加理想利润,一样赚钱。
这样的企业该如何来确定他们的经销商呢?
就是将产品进行分类:给企业带来理想利润的作为一类,不能给企业带来理想利润的作为一类 ;把带来高利润的产品交给销售能力强的经销商做,另一些交给销售能力相对较弱的经销商做。

链接:老瓶装不下新酒

文/吴勇毅
D公司生产的各类色拉都极易变质,公司之所以成功,全仰仗它能向顾客提供十分新鲜的产品。D公司对色拉产品的分销目标与其策略紧密相关:对产品的交付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直至它们最终被交到消费者手里。D公司相信,向食品零售商进行直销的渠道结构,能有效达成目标。
随后,公司推出了两种新产品—酱菜和果冻,并顺理成章地把现行的向零售商直销的方式,也推广到酱菜和果冻产品上。
随着这些新产品销量的上升,D公司决定扩大其销售区域。但是,它不久就发现在大区域内使用直销渠道的价格太贵,扩张计划因此大大受挫。
D公司的例子正好说明了其分销目标与策略的不协调性。在新产品推出之际,公司没有评估分销目标,结果造成最终推广目标无法达成。
失败让D公司的管理人员回过头来重新审查新品的分销目标。他们很快发现,色拉的分销目标并不适用于新品。虽然同是“向消费者提供绝对新鲜的产品”,但酱菜和果冻产品的保质期都比色拉产品长,它们不需要像色拉产品一样,强调控制与交付速度。
于是,D公司为新品设立了一种较为宽松的分销目标,选择使用批发商和连锁店渠道销售,渠道费用便宜不少。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喻祥 高剑锋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6 16:34 , Processed in 0.0357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