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国内本土运动品牌:危机进行时

2012-10-26 16:17| 查看: 134472| 评论: 0|原作者: 张 静

摘要: 本土运动品牌在做大上市后,对市场消费能力预测失误,盲目加速开店以争取市场份额,导致库存居高不下,业绩下滑。
2012年,国内本土运动品牌苦不堪言,他们在承受着“降”与“高”的煎熬。
行业龙头李宁在2012年发布的年报出现关于“降”的关键词:盈利率持续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
与此同时,其库存结转周期也大幅增加,从原来的52天增长至72天。不仅仅是李宁,同一阵营的运动品牌一降到底。从股价上看,从年初至今,安踏跌54%,匹克、361度、李宁、鸿星尔克等公司跌幅也超过四成。2011年的存货周转周期也处于同期的高水平。
本土运动品牌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国内原材料与人工成本逐年攀升,内外销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使得本土运动品牌遭受“高库存”危机。
它们也难逃规模增速下滑、市场集中度偏高、存货量高的市场盲点。
在轻时尚品牌越来越受青睐的今天,运动品牌的目标市场在逐渐萎缩。

高库存危机

自2011年年初开始,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库存危机受到关注。
有媒体报道称,在全球竞争中,李宁公司等中国体育产业从业者为了避开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夹击,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放弃高端产品,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中产阶层的消费者,没想到市场往两边挤压,高端与低端都被耐克与阿迪达斯抢走了,如今中国体育产业面临库存危机。
根据中报,李宁、安踏、匹克的存货量仍在上升,截至6月底分别为11.38亿元、6.28亿元、5.29亿元;特步和361度则有所减少,分别跌至7.01亿元、3.66亿元。
面对高库存问题,几家品牌显得很是无奈,几乎都是在困中求生。
匹克CEO许志华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宣布,目前终端零售的最重要任务仍是清理存货。“相信下半年不会有明显好转,明年上半年才有改善的可能性。”他为公司鼓气。
在近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金珍君也强调,行业发展不如年初预期那样理想,上半年渠道库存压力加剧,去库存力度不够。
目前,李宁将重点放在了清库存问题上,虽然公司预计在1到2年内清掉库存,但效果并不理想。郑州一位分销商在落实公司政策时感到力不从心。“我们采用打折、促销的方式降低库存,销量是短期增加了,但是冒着亏本的危险,这不是长久之计。”
为清理库存,在此前订货会上,李宁公司继续减少了今年三四季度的订货量。特步、匹克等公司也在下调订货量。特步郑州的一位店长李颖介绍,由于店里积压货品太多,在2013年首季订货会上,订单比去年减少了近20%。
让李颖忧中有喜的是,今年商品的批发折扣从原来的4折扩大到3.9折。在市场遭遇寒风时,公司总部带给经销商一缕暖风。
有业内人士分析,体育用品行业高库存情况,至少还需要1年半的时间才能有所缓解。

经营模式之惑

在业界,李宁利润缩水的事实,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困境中,李宁一方面与“库存压力繁重、竞争加剧”抗衡,另一方面在“人力成本及租金成本的高企,使得利润率承压”的问题中挣扎。
李宁公司中报显示,上半年,零售终端竞争趋于白热化,零售折扣有所提高,而人力成本与租金成本持续增长,使得终端零售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为控制新店成本,李宁公司上半年关闭了952家低效店,李宁零售店铺减少至7304家。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盲目扩张、对渠道控制不强,人员结构动荡,多位高管离职等因素,使得李宁在行业调整期,无法像奥运时一路“高歌猛进”。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安踏在上市之初便加强了对渠道的控制。这也是在业绩上超越李宁的原因。安踏采取的是垂直模式,有自己的加工工厂,可以赚得加工利润,其次对库存的控制力很强。但最终,也难逃本土企业业绩下滑的噩运。
本土运动品牌的困境,舒美捷一位高管一语中的,“本土运动品牌在做大上市后,对市场消费能力预测失误,盲目加速开店以争取市场份额,导致库存居高不下,业绩下滑。”
而纵观几家运动品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们的共性:以代加工方式起家,缺乏研发创新能力,产品相互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
它们挟上市所带来的雄厚资本、多年为国际大牌代工积累的经验,通过明星代言、体育赛事赞助、专卖店经营、服饰全系列开发的营销策略疯狂扩张,发展加盟。
于是,“跑马圈地”成为它们的杀手锏。当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一线品牌占据了一线市场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格局,在三四线城市寻找市场商机。
跑得快并不意味着跑得稳,最后,它们可能在渠道革命的时代败下阵来。

市场出口

黄金十年过后,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三四线市场成为品牌商渗透的“主战场”,阿迪、耐克也纷纷下乡,与本土品牌争夺市场。
今年5月初,阿迪达斯公布一季度业绩显示,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5%。这个数字,让阿迪达斯意识到一线市场已趋于饱和的现状。它们很快调整战略方向,就是改变销售渠道和产品结构,快速杀入消费水平较低的三四线城市。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耐克决定在中国销售价位较低的产品,那么平均售价偏高的国产品牌如李宁等将首当其冲,短期内受到的影响最大,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很可能将目光转投耐克等国外厂家。
这无疑让本土运动品牌雪上加霜。如何破冰成为摆在本土运动品牌商面前的难题。
郑州服装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建议,本土运动品牌应果断地关闭低效店,降低运营的成本,提高单店经营业绩,结束野蛮生长的时代。
业内专家指出,可以适当借鉴世界一线品牌的先进经验。比如,在产品研发上,更注重面料和工艺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产品的竞争力;在品质上,加强产品功能和技术的完善,推广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从运动过度到时尚运动,本土运动品牌还需要下内功。在提高市场运营能力的同时,有效拓展终端渠道。
“国内运动品牌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市场。”李颖指出,企业向来以品牌和运营模式取胜,国内运动品牌的出口就是品牌定位,找出自己的个性并提高核心竞争力,挖掘出自身独特的品牌内涵。  
现在,本土运动品牌正处在差异化竞争阶段,如何快速走出阴霾,迎接希望的春天还需要看各自的内外功。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张 静)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9 18:05 , Processed in 0.0343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