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观察与看法

2012-10-26 13:47| 查看: 143447| 评论: 0|原作者: 刘春雄

摘要: 往前看,变化不大;往后看,变化惊人。以一年为单元,好像变化不大;以三五年为一个单元,变化太大了。这就是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观察9:土地“暗流转”比“明流转”规模大得多
所谓土地“暗流转”就是外出打工的农民,让其他农民“代种”或“租赁”,如果农民回乡,则结束流转。这种“暗流转”虽然是短期的,却是规模化流转的过渡和预演。有些土地,初期是“暗流转”,当农民决定不再回乡时,就会变成“明流转”。
土地流转,既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民生存状态发生的必然。

观察10:整合农业产业链的新型农业合作社已经出现
农业产业链包括:农资(农药、种子、化肥、农机、农具)——种植——流通——深加工。
案例1:辽宁盘锦,一个以蔬菜为主的农资经销商成功转型为产业链服务商,其产业链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经销商负责)—蔬菜种植(农民负责)——流通(蔬菜收购,经销商负责)——蔬菜连锁(经销商负责)。
案例2:河南荥阳,一家企业的总经理辞职,建立农民合作社,实行定向农业模式。其产业链包括:小麦种子(专用种子,兼营化肥、农药,合作社负责)——种植(农民负责)——粮食收购——食品企业。

观察11: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后,部分农民已经成为新型的“农业工人”
土地流转后,农民怎么办?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有些走向城镇打工、创业,还有一些留在农村的则成为“农业工人”,即受雇于种田大户或农业公司,成为拿工资吃饭的农业工人。毕竟,规模化种植后,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由机械完成,必须由人工完成的工作,则产生了新的职业——农业工人。
那些已经转让土地的农民,可以有两份收入。一份是转让土地的收入,另一份则是外出打工或做农业工人的收入。

观察12:家电(包括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后,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家电下乡中,太阳能热水器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比想象中大得多。首先,农民像城市人一样改造一个卫生间,顺带把过去的厕所也改造了;其次,农民可以每天洗淋浴。这对于改善农民卫生状况非常重要。

观察13:超市下乡进村后,正在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农村超市,既卖日用品,也卖蔬菜、鲜肉或熟肉制品,还有冰箱冷柜。现代化的交易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因为超市下乡,农民购买蔬菜、肉等日常生活品容易了,农民就不再搞“全产业的自留地”了,进而做规模化种植,然后进行交换。
只要没有现代交易,农民的蔬菜“自留地”、家庭养殖很难消失。超市形成对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观察14:进城打工的农民,回县、回乡、回村比例逐年变化
过去,打工仔多数要回乡,现在则分为3部分:一是留在打工所在地定居;二是回县、回乡。县城房地产建设,很多是针对回乡打工仔的;三是回村,现在回村比例已经日益缩小。

观察15:享受过城市“公共设施”的打工者,最不能习惯的就是农村公共设施的缺乏
只有人口集中,才能降低修建公共设施的费用。城市公共设施之所以先进,首先是因为人口集中。分散的农民,要建立像城市一样的公共设施是很困难的。
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只是表象,通过人口集中,建立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才有可能。

观察16:农业人口的下降,并未影响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人口大约12亿时,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占总人口的75%。2011年年底,中国只有6.5亿农民,农民减少了,但农业收入并没有减少。
观察17:改变农民结构,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最有效方法
让那么多农民在短期内改变生产方式很难,但是,农民的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只要他们看到了高效的生产方式,就会迅速学习。
让城市人利用高科技到农村种地,受益最大的是农民。有些农民的土地流转后,承包者采取了新的生产方式。两年后,一些农民开始“回购”土地,因为他们也学会了新生产方式,也可以规模化种植了。

观察18:先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就很容易改变生产方式
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相互强化的,所以,改变农民很难。
从历史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决定着生活方式。但从短期看,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完全可以改变生产方式。那些进城的农民,很快就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生活改变,生产方式的改变就比较困难。

观察“新农村”,我们必须承认下列现实:第一,农民有职业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进城打工、经销或种地。过去由于城市就业能力有限,农民的择业自由受限;第二,农民的人工值钱了,而有限土地的收入是基本固定的,赶不上人工费用的增长;第三,进过城的农民见识过新的生活方式了,或者说已经融入新生活方式,重新回到传统农业化的生活方式很困难。
在上述现实之下,如果农村不变,就会有更多的人脱离农村;农民不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当农民;农业不变,中国农业就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所以,从中国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新农村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机遇,更是挑战。如果在摸索的道路上能够不断地取得阶段性成效,那么,我们即将看到的是一个重塑的新经济版图,“再造一个中国”也不再是梦想。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春雄)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8 15:47 , Processed in 0.0344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