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非同凡“想”的创新――世多乐创始人兼董事长Jerry Stoller谈农业生产创新思维

2012-10-9 11:02| 查看: 114072| 评论: 0|原作者: 高峰 王建立

摘要: Jerry Stoller是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农业学士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土壤科学硕士。他于197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创立美国世多乐集团公司,并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Stoller长年来往于全球60多个国家的世多乐分公司和经销商之间,在大量不同的植物生长条件下指导农业 ...

Jerry Stoller是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农业学士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土壤科学硕士。他于197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创立美国世多乐集团公司,并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Stoller长年来往于全球60多个国家的世多乐分公司和经销商之间,在大量不同的植物生长条件下指导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为全球的种植者提供了有价值的种植经验和科研信息。从1990年开始,Stoller即致力于植物内源环境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提出了“发掘植物自身潜力”的理论,并从研究中获得了革命性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植物自身最佳程度的基因表达,使植物变得更健康并且具备抵抗各种逆境的能力。

鉴于Stoller对农业所做的巨大贡献,他被众多世界农业研究机构和公共项目委以重任。1998年,Stoller被美国农业协会授予零售业年度企业家称号。他在美国农业协会、肥料协会、作物科学协会、园艺协会、农业经济协会以及土壤科学学会担任重要职位,并在牙买加农作物生产业、中美洲咖啡生产业、马来西亚棕榈油业、加拿大土豆业等世界多个国家的农业组织中担任顾问。

本文,让我们看看Stoller对农业生产的创新思维是如何定义的。

 

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

 

无论你身为农学家、农业顾问或种植者,都需要按照合乎常理的思维方式计划次年的农业生产。每年,我们都经历着同样的思维过程。每年,我们通过自己的计划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经过若干年后,这样的改观越来越微不足道。那么我们该如何按照自己的计划实现更大的回报?

关于上述问题,存在以下常见的传统思维模式:种植何种作物将会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我们该选择具有何种特性的种子进行栽培?上述作物的最佳播种时间是何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回报,作物种植的适宜密度是多少?行距是多少?为了获得最大的回报,应该使用何种肥料?用量是多少?我们该怎样除草?杀虫?杀菌?……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思考上述每一项农事操作以增加作物的潜在产量。我们的大脑由于充斥着增产的想法而变得极度模式化。当针对上述不同操作的投资进行风险收益分析时,我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常规思维模式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这就是固有的思维模式。难道没有任何理由来改变这种固有思维模式吗?

在思考上述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下述作物的潜在产量:玉米:2,309千克/亩;大豆:896千克/亩;小麦:1,120千克/亩。

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条件下,并给予充足的营养,上述产量是可以达到的。每种作物体内具有的遗传物质决定了该种作物能够达到上述的产量水平。但是植物生长的外在环境条件往往成为其产量无法达到潜在最大值的限制因素:日夜温差可能是影响作物产量的最关键环境因素;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分布情况可能是影响作物产量的第二重要因素;当增加作物种植密度以提高作物产量时,光照条件就成为了限制产量上升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生长早期对作物生长情况的调控将决定作物的最终产量;相邻作物之间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限制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根系的生长情况以及生长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

当分析上述影响作物潜在产量的因素时,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发现一点:作物潜在产量的损失远比潜在产量的提升重要的多。当我们还在强调50千克到100千克的产量提升时,实际上同时我们已经损失了200千克到500千克的产量。我们必须学会换一种方式思考,这就是降低潜在产量损失远比增加实际产量更加重要!

 

提高作物潜在基因的实际表达

 

下述信息是我们在作物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应该观察的一些现象,我们应该记录这些变化现象,并判断何种变化将意味着最终产量的损失。对于我们而言,这些信息非常重要:作物根系按照何种方向生长?主根生长的更加旺盛,还是侧根生长的更加旺盛?侧根的旺盛生长将对临近植株造成更加明显的影响作用。这就是为何增加种植密度后,单株产量下降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控制侧根生长,我们就可以在增加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同时提升单株产量。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可以在现有种植密度的水平上提升50%100%,并确保在提升种植密度的同时维持产量的持续提高。

当一年生作物(玉米、小麦、大豆、油菜以及其他一年生作物)播种后生长至3045天时,我们就可以预测相对产量。依据何在?仅仅是需要测量茎秆的直径。对于每一棵作物而言,较粗的茎秆直径就标志着较高的相对产量。在作物种植密度恒定的情况下,这一方法是成立的。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茎秆直径的数值往往随之降低。这可以很明显的解释为何在种植密度增高的情况下,单株产量通常降低——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每亩总产量得以提升。

对于作物产量的认识,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摒弃片面的促进“作物增产”的想法,关注作物体内那部分“无法表达的潜在基因”。实际上,我们种植的作物回报给我们的产量,最终只能达到全部潜在基因表达后理想产量的30%。我们必须学会怎样进一步提高作物潜在基因的实际表达,换句话说:“如何激发那部分无法表达的基因”。既然我们无法提高作物体内的潜在基因数量,我们只能降低由无法表达的基因引起的产量损失。

我们可以仅凭一种神奇的产品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吗?当然不能。

我们可以仅凭种植方式的改变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吗?比如改变耕作方法,改变垄沟宽度,改变种植密度?当然不能。

    我们可以仅凭杀虫剂、杀菌剂、肥料使用量的增加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吗?当然不能。

当我们所做的决定影响作物的最终产量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进行斟酌,我们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我们需要创造性的技术,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将思维模式从“增加产量”转移到“减少损失”上来,从“杀灭病虫”转移到“健康管理”上来,从“改变基因”转移到“帮助表达”上来……本文题目“非同凡‘想’”的构思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倘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就将迈入全新的台阶!

 

(编辑/张迎辉 zhangyinghui_888@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高峰 王建立)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9 06:50 , Processed in 0.0338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