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郭运敏:我是一个行者

2012-9-24 10:47| 查看: 150863| 评论: 0|原作者: 王 贤

摘要: “我热爱乡镇企业,我选择了乡镇企业,并为它的发展和崛起奋斗了30多个春秋。回顾这段经历,深感欣慰和自豪,我所吃的苦,我所受的累,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融进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那不朽的年轮。我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我心爱的事业,我无怨无悔!”

“太阳即将落山,我像一个步履匆匆的行者,还没有找到可以歇脚的旅店。”67岁的郭运敏回望过去的三十多年,无限感慨,岁月已让他双鬓斑白。他要找的“旅店”,是一份未了的民企情结。

他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演化的历程,怀揣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情怀,在他所服务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得以慰藉。他所经历的年代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行者的燃情岁月

 

郭运敏的少年时代是在苦难中度过的。苦难的经历,成就了一个农家子弟“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时间跳跃到1964年的夏季,命运对郭运敏刚刚绽开一张笑脸。这个吃着发霉菜饼参加高考的青年成了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那一年,他穿着粗布衣,揣着父亲东拼西凑的30元钱来到北京,然后靠助学金读完北京师范大学,自此命运峰回路转。

郭运敏自称是一介书生,在他大学毕业以前,他从未想过进入仕途。在那个人才匮乏的年代,出身寒门的他随着命运的转轮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按照现在的说法,我算是‘40后’。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特点:一切听从党指挥,党的安排就是我们的命运。”

曾在周口地区社队企业局办公室当过秘书,靠着勤奋和文笔曾写了不少有分量的调研报告,随后升至二轻局办公室副主任。凭借个人严谨务实的工作风格,上调到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任调研处处长,又在许昌县当过主管乡镇企业和经济工作的副县长。

1992年,郭运敏被组织上调到开封市乡镇企业局任局长、党组书记。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开封市乡镇企业在全省已是连续5年滑坡。组织上派他去用意很明显,就是让他过来解决问题。

郭运敏穷苦人家出身,对吃苦受累倒是看得很淡。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舞台。他怀着一种壮士断腕的悲壮情怀,在那一年的8月,慨然赴任。

为了加快开封市乡镇企业的发展,郭运敏和同事们克服各种困难,从深入调研着手,摸清开封乡镇企业的整体情况,认为必须走开放促开发、开放促发展的路子。乡镇企业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走联合之路。

于是他提出一个“四联战略”,即“老乡”和“老大”(国营大中型企业)相联,发展城乡联合企业;“老乡”和“老九”(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相联,发展科研生产联合体企业;“老乡”和“老外”(外商)相联,发展三资企业;“老乡”和“老乡”相联,形成集团公司。

随后他又提出了“18罗汉200强,龙腾虎跃闹汴梁”的“重点突破”战略。联合18个强乡镇、100个强村、100个强企业,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在开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为开封市的乡镇企业发展打开了局面。

1995年,郭运敏被评为“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他在北京领奖的时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亲自为他颁奖并寄予鼓励。现在他的办公室里仍放着和费老的合影,从他脸上的笑容能看出来,那是一段回肠荡气的岁月。

虽然忙于政务,但他依旧保持着笔耕不辍的特点,坚持白天调研,晚上写作。为了总结开封县城关镇袁楼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他四下袁楼,到乡镇企业调查,听取汇报,听干部群众座谈,几易其稿,终于写成了《“五子登科”看袁楼》的长篇调查报告,登上了《中国乡镇企业报》头版头条。其实他在这个专业性媒体上刊登的报告和文章还有很多。

他的办公室里至今保留着那些年发表的各种文章百余篇。如果不入仕途,他凭自己的才华和敏锐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采访过程中,我们甚至聊到了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王 贤)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6 06:05 , Processed in 0.0346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