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莫让国标成为农药残留的“挡箭牌”

2012-6-21 15:29| 查看: 122873| 评论: 0

摘要: 百姓关心的是长期的安全,而不是关注“国标”这个数值,茶叶残留农药不超“国标”,不等于一点危害没有,近期没有危害,也不等于长期喝了没有危害潜在积存。

农药茶叶风波刮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每次都是以超不超“国标”不了了之,然后农药茶叶在市面上依然频出不禁。在专家认为中,“国标”就是一种安全界限,拿“国标”可以来清除老百姓心里的农药茶叶阴影。

但是,无论专家解释的天花乱坠,老百姓并不买账,因为老百姓并不关注“国标”数值的高低,而是有没有危害,甚至潜在的危害。比如说,有专家指出:一般人均每天茶叶消费量约10克,且绝大多数农药残留仅微溶于水,只要残留量不超标,饮茶便是安全的。这种逻辑经不起推敲:很多民众没有饮茶习惯,自然谈不上茶叶安全和健康隐患。而一些民众生活无茶不可,且每天茶叶消费量要远远高于10克。这样,每天哪怕是只有一点点农药溶于茶水,日积月累,必将对饮茶者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鉴于此,将人均茶叶消费量、农药残留搅合在一起说事,难以服众。

从某社会组织调查报告中得知,硫丹、灭多威、三氯杀螨醇这些被先后禁止使用农药,尤其是被农业部明确规定不得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灭多威”,竟然也都出现在茶叶上了,被爆报道中的专家一会说目前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没有相应的限量标准,一会又说欧盟是从贸易角度保护,这些说法似乎不能圆了农业部的规定。特别是某社会组织的报告结果显示,茶叶灭多威残留量几乎都超出了欧盟标准几倍时,不免在老百姓心中激起悬疑,到底是中国的灭多威与欧盟的灭多威农药不一样,还是中国人比外国人耐毒性强?中国的限量是3mg/kg,而欧盟一律标准是0.1mg/kg,恐怕欧盟不光是从贸易角度保护,更主要的是从身体健康保护吧?

正是中国自己的“国标”为立顿的农药残留提供了“理所应当”的借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标”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了企业“不求上进”与“固步自封”的绊脚石。国标的宽松,使得茶企不愿意投入成本恪守产品质量。

 不少网民认为,中国茶的品质和工艺本应是标准制定的世界榜样,但目前的“国标”过多地体现出企业的利益,而忽略了消费者的高标准需求。

  其实,老百姓喝茶就是为了喝茶叶这个纯正的味,掺进了农药喝进嘴里,心里总觉得不是味,避免不了对身体安全的担忧和忧患,百姓关心的是长期的安全,而不是关注“国标”这个数值,茶叶残留农药不超“国标”,不等于一点危害没有,近期没有危害,也不等于长期喝了没有危害潜在积存。

我国是茶叶种植生产的圣地,也是茶叶出口的大国,每年源源不断出口大量的茶叶,不仅是靠中国流芳百世的茶文化,更主要的是世界上少有纯正的茶叶味。为了这个源源不断的黄金茶叶道和茶叶文明古国的英名,为了老百姓喝到肚子里更多安全,我们就应该在求产量攀升之时,更要注重茶叶的质量。

 

 

链接:网友评论

 

邱吉尔hero立顿自己宣称只采用国家批准使用的杀虫剂,使用最少量的化学药品,但事实证明,这些承诺都是空头支票。立顿的市场遍布全球,它很清楚这样的茶叶若是在欧洲,肯定是不允许出售的。也就是说,立顿正在将这些达不到欧盟要求的产品卖给无数不知情的中国消费者。

 

闵利达:中国自己的“国标”也为立顿的农药残留提供了“理所应当”的 借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标”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了企业“不求上进”与“固步自封”的绊脚石。国标的宽松,使得茶企不愿意投入成本恪守产品质量。从茶叶的种植到制作、包装储存等环节,都应有严格的质量规程予以规范保障,莫让它们钻了空子。

 

许孙鑫: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市场迟早要向发达国家的市场 看齐,包括有关行业的国家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不可能老是戴着“中国特色”的帽子而降低对企业的要求。尽管消费者可能无奈于某些市场管理制度,茶企也可以拿“国标”做挡箭牌,但消费者可以选择远离在中国生产的产品。

 

夏天:值得我们担心的不只是现行国家标准的低要求,而是一些茶企总拿国家标准做挡箭牌,总认为在消费者面前可以理直气壮,这就是不求上进的可怕表现。在此次事件中,包括立顿在内的数个品牌拿国家标准说事,居然没有一家企业表态将采取一切措施向欧盟标准看齐,例如开辟新茶园,采用真正无毒和低毒农药,从源头做起确保茶叶的食品安全。

 

 

编者按:

 

近些时候,我国的茶叶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又一轮质疑,也让部分群体产生了还能不能喝茶的疑问。笔者认为对此不需太过较真。
   
这首先在于农药本身是现在种植业的必需品,为了对付病虫害,几乎所有的种植产品都会接受农药的“洗礼”,这些产品在上市的时候也都几乎不可能完全去除农药残留。

 其次,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农药从本质上讲都有一定的毒性,但农药可以让茶叶免遭“病害”的侵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保质期,茶叶作为一个不是短时消费的产品,如果存在病害,那么也可能因此产生一些生物毒素,这同样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对于茶叶上的农药本身也不必一棍子打死。

再次,食品的安全标准要和时代挂钩,只要不是特别恶意的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过分追求食品的“干净”和“绿色”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心情也是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消费者总把标准放在高于现实的水平,可能会因为心理暗示等因素,反而对健康不利。当然,前提是农药残留不能突破安全底线。 

另外,能否要求茶企在茶叶外包装上注明农药残留?安全不安全另说,作为消费者就想喝个明白。

 

(编辑:张迎辉 zhangyinghui_888@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5-15 03:44 , Processed in 0.0356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