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杨海军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7642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别把人才变废材

已有 64077 次阅读2018-1-26 15:35 |系统分类:企业管理

                别把人才变废材
                      杨海军
说起管理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都能得到轻而易举的传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的曾经风光的企业如今变得满目疮痍更有甚者有的已经销声匿迹,而有的企业却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有人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各式各样,有的说是经营理念过于守旧而造成的失败,成功者也是基于经营理念的创新而获得提升。总之,各种理论各种观点都有。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源于管理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管理的好与坏除了体现在生产经营业绩上,更能说明管理的好坏从长久来讲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人品不过关,能力再强也不能重用
  前些天我发表了一篇关于答复读者来信之类的文章,文章刊发后在圈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这篇文章也是反映一切地方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陋习。今天我再一次分享一下其内容:几天前,一位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给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说他是一名学管理的研究生。在校期间一直是品学兼优本来有机会能留在读书的所在城市,但是因为他的父母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因此选择了回到家乡。他的家乡是北方一个小县城开始觉得有着工商管理硕士学历的自己工作没有什么障碍,一年后却心不在焉愤世嫉俗都现有的环境很不满意。他告诉笔者,公司里面人际关系复杂拉帮结派不站队就要挨整。单纯的他总认为如今凭本事吃饭,搞些不如流的东西很恶心。例如:经常请上司喝喝酒,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点礼这一些在小县城太正常不过了。他自己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大都市上的,从读大学到研究生在大城市生活了差不多10年。对于这里的文化很不理解,既无奈又生气自己也不入流。至于给领导搞搞关系送送礼更是不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在领导眼里他简直属于另类不可理喻。这样他也被表上另类的标签,凡事一切好事都与他无关凡事一切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务性工作都是他的。不仅如此,领导隔三差五还找他别扭用职权假公济私给他穿小鞋为此他自己很生气想过离职。但是,他所在的企业是当地一个标志性的企业算是好单位。纠结了好长时间,自己试着给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请我指点一二。

附上邮件内容:

杨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是你的忠实读者。我现在老家一个小城工作,说实话工作很不开心。小地方人际关系复杂,朋友告诉我要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比真本事更重要,不然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也受到排挤。他说:“一线城市职业晋升凭本事,二线三线城市职业晋升靠机遇,四线五线城市职业晋升凭关系”因此我很困惑,请老师给予指教。谢谢!

你的读者:大壮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这个年轻人走出心灵的困境,我不是管理学家更不是心理学家。其实,他所遇到的我本人在年轻的时候也同样遇到过。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其实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要领和根源在哪里。说实话我这人很自卑也很自负,这话听起来是自相矛盾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在我思维里面有两种思想一直在互相打架,一种思维是自己就是这样没有多大能力不会出人头地安安稳稳的一辈子足矣。另一种思想就是自己又觉得很不一般对于现状又既不安分,对于有些人和事不服输自己觉得比他们强比他们更有能力。认为,一些人的升迁不是自身能力超强而是善于投其所好借助关系被提拔。因为这些,20几年来走了好多弯路当然包括现在还在走。有的时候自己明明看的特别清楚,可是内心就是在较劲不允许自己搞小动作。自己总觉得那是不光明正大是小人所为,就是这样搞得自己身心疲惫碰得遍体鳞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逐渐不再那样强烈,但内心仍然看不惯那些世俗的东西。其实,这么多年走的弯路吃得苦不是因为自己能力。而是这种愤青的性格所致,人的性格其实很难改变。上面给我写信的小朋友其实和我年轻时候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年轻人论学历比我高能力也很强。但,我要告诉他的是学历不代表能力,能力也不代表学习力,学习力也不代表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也不代表社会大学的潜规则。“一线城市职业晋升凭本事,二线三线城市职业晋升靠机遇,四线五线城市职业晋升凭关系”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学百家之长,做最好的自己。
 点评:从以上不难看出上述问题其实在某些小城市的企业十分普遍,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但,企业如这样下去早晚要毁于一旦。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人问题也就是管理问题。无论小作坊还是小私企,那种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管理者能力再强,人品不行坚决给予清除管理岗位。否则,他们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

你懂不懂管理?
作为一名管理者一般都认为自己是个牛人,自觉对于专业知识还是职业素养都是可圈可点的,至于管理更不在话下。总认为,如不懂管理自己怎么变成管理者的。其实,你所在的位置并不能体现你的水平。为什么要这样说,其实在中国现有的企业中一直延续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职务提升通常是论资排辈,这一点在北方最为常见。有的能做到管理岗位,有的是在企业服务的年限久了,好比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婆,也有的是和企业的高层有关系在小城市其实这种靠关系爬上管理岗的占得比例很大很广很多。当然,不可否认这些人有一定能力某些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但,多数无论从能力和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像这种例子其实现实中有很多,好比一步好看的古装剧。大家都看过古装剧中的宫斗,其实在北方好多小城的企业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版本的宫斗。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为什么一个企业刚刚做大过上几年的光景就夭折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就是在用人机制上存在着致命的问题。我的一个做咨询的朋友以前曾经服务过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典型的北方企业。从管理者到员工多数都是来自于本地,这家企业在当地很有名气效益也算不错。在当地有种说法要是谁谁的孩子能到这家企业上班,这家肯定不一般可能他的亲戚在企业是高管。10年公司在西北破天荒招聘了十几名研究生,原以为企业要弃旧推新大刀阔斧的干一场。可事实并非如此好不容易招聘的研究生,每天都在做着内勤的工作。还有的,每天无所事事陪领导喝喝酒打打麻将
美其名曰要从基层做起要接地气。就这样,10年光景招来的研究生没有一个走上管理岗位的。有人会问这些人怎么不离职,这一方面有两种因素。一、企业和他们签订的劳动合同一次是五年每年企业额外给每人补贴1万元,服务10年给一套房子。二、给他们的薪资每月是当地员工的三倍以上。待遇好就能留住人,但企业不懂得如何用人。从长远说对这些人才不负责,对企业更不负责。10年前的人才,如今都变成了废材。
点评:呕心沥血的招聘,总是这样“无疾而终”,心有不甘,人才转眼秒变“废材”。然而,实情却是,人才始终是人才,只是人才放错地方就变成垃圾了。追根刨底,问题的关键点是你不懂得什么才是管理。(本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0 06:25 , Processed in 0.0272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