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李兴敏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51464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个人函数,情绪,生生不息的一段小结

热度 7已有 922954 次阅读2012-8-14 08:22 |个人分类:个人专著|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个人函数,情绪,生生不息的一段小结

 

      文行至此,算是对每个人的心理基本动机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但是,其中的一些浅暗的线条恐怕未必显现出明了的模样,需要在此做一些串联式的描述,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1, 生命该有限还是无限?

      这是一个崇高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世界,整个宇宙的未知的东西永远都存在,即人类不可能穷尽对宇宙的探索,对未知的探析。

      在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生命历程里,似乎总是有困难,这些困难也无法避免,困难在人们存在的时候,也是永远相伴相随的。

A,资源约束与生命无限?

      如果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长生不老,生命没有终止的时候,此时,用无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思想,到底有没有意义,或者,在这种状况下,会出现一种怎么样的局面。

      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前提,如果人真的能生命无限,能“长生不老”,意味着制约人的所有困难都将失效,所有的资源都将不是稀缺的,人们便能非常自主的处理各种实体与虚拟的物体,以及人们之间,人们与外界的关系。

      如果没有资源的约束和制约,那么,人们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动力再次往前行走,往前探析呢。

      或者说,如果资源对人们是没有束缚的,那么,人类往前探索是不是还有意义,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B,技术含量与生命无限?

      如果没有资源的约束和制约,在某种程度上讲,人们的前行将显得具有低水平性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事基本没有什么难度,进一步讲,一个人的成就感和价值就来自于克服困难的程度,要真是难度低了,做事的主体也会感觉索然无味的。

      正如前文提及的打篮球的例子,一个队员带球,对方五个人都不防守,这时候,即使把球投进了有意义吗?

      所以,从一个普通的辩证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所事的困难程度与其价值显现呈正比关系,困难程度越大,挑战的价值越高,困难程度越低,将显得没有价值。

      挑战困难的程度反映的就是在挑战未知和挑战极限的时候的技术含量,技术含量越高,意味着个人能到达的高度更高,层次更高,程度更高。

 

 

C,知行极限与生命无限?

      回到现实的条件中,事实上,前行中的困难是永远存在的,人们掌握的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危机,限制,约束总是和人们的进程相伴相生,而为了应对这些危机,限制,约束,人们在历史长河中进行了继往开来的传承和开拓。

      这些传承和开拓便是以知和行的形式进行的。由于浩瀚的无止境的未知世界的存在,决定了知和行便永远没有终止,永远没有尽头,于是,人类前行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既然知和行的止境是永无的,那么,能否用一个个无限的生命去践行这些执行呢,实际上,按此逻辑的话,又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上述两小条里论述到的,以无限去追求无限的动力将陷入不足,且其评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评据不足,显得有些茫然。因此,要是一味的追求生命的无限,可能会陷入一种极大的困惑,犹疑和徘徊中,于此,要是用无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思想,可能显现不出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D,生命价值的一种度量与生命无限?

      在一种可以通行的意义和角度来讲,有一种可以衡量一个人,一代人在一个确定的时代里,他们做出的前行,对未知的探索的进度的指标吗?

      几乎可以这么讲,要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维度来完成上述命题,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倒是有,在一个大致的框架内来描述的话,也能找到一种不是很确切,但却是最靠近这个衡量的指标的方式了。

      个人价值=创造性/时间=成果x难度/时间

      为了能获得更加直观的论述效果,简图如下。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带有数学色彩的公式化的一个等式,虽然无法对创造性,成果和难度进行有效的度量。在此,这确是次要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人在面对一件事情,处理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完成对该事的难度的衡量,会大致的评定该事的把握性。故,此处即便不能对创造性,成果,难度三个指标进行量化,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生命价值等于创造性与时间的比值,创造性越大,时间越短,生命的价值越大;相反,当创造性越小,时间越大的时候,生命的价值越小。

      当生命是无限的时候,即时间的长度没有止境,那么,在上述的公式中,由时间构成的分母将呈现无穷大,在数学算式中,一旦分母无穷大,这个值就不好估定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若是具有无限性的话,难以测量其价值。

 

E,情绪安适与生命无限?

 

      对生命的有限还是无限这个问题的回答,最根本的评定还是要回归到一点上,那就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无限的执着和对未知的追寻的深层探析,到底是为了什么?

      人们时常回想,要是一闭上眼睛,下一次睁不开了怎么办?从时间纵向来看,古代人和当代人尽管在很多行为的具体之物上没什么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很多感知却是一样的。如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的艰辛和愉悦与马克思完成《资本论》之中的艰辛和愉悦可能相当。

      也就是说,在为了获得情绪的安适这一总动机之下的各种行为和思想尽管存在差异,但是,从古至今,人们从这些行为中获得了感知是没有变化的。

      所以,在一种普遍意义上来讲,一个生命的追求归根结底在于追求情绪的安适,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只是这个动机之下的副产品而已。

      这样说来,一个人,终其一生之体验,最终,形成对自我的评价中,在对生命的感知的遗憾中,最大的遗憾表面上体现于没有得到某种经历和没有珍惜某段时间,其实是在遗憾和惋惜没有得到某种情绪的感知。
        
一个人的一生,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只有追求到情绪的圆满感知和体验,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不会遗憾。

      情绪安适的途径中,积极地开拓性的情绪安适,一直是人类最大的精神潜动力,为了获得新的体悟,新的思辨。

      人生最重要的体悟,乃在于淡化功利性目标的去开拓和创造,并从中体验,感悟这过程,去体现这个过程中的“生生不息”。

      如果一个人以占有多少外在的物质和外向性置评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坐标,将会陷入巨大的惶恐,因为那是无穷无尽的,何时是尽头?

      这种情境下,所有外向性置评的标榜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众生惘然!

      所以,生命必须有限!人生的意义乃在于在有限的生命里进行最大化的创造性挑战,并获得情绪的丰富性体验和感知。

      必须说上一句,这里说的生命有限,可以说是对“生死”参悟的一种解读,但是这种积极的讲法并不是让人去死,在这里不要陷入这种纠缠。

      在某种话语权之下,对“生死”的参悟大致是这样的:活着没有意义,一切都是空的,活着和死了是一样的。

      “心学”在情绪语境下的解读,和上面的对“生死”的参悟大相径庭,这里说的生命必须有限,是承认人们所有的情绪,当人们把所有的情绪都体悟过,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在离去世界的那一刻,虽然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留念,但是,由于拥有了那些曾经体会过的丰富的情绪,虽然离开世界,但是心里也没有遗憾。

      于是,在有限的生命里,生生不息,创造性的活下去,去体会丰富的情绪,是人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2,生生不息,个人函数

      于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超越,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是一条必由之路。

      前面章节曾经仔细叙述了个人生生不息的涵义,那就是每一个人的自我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心智的历练,进而获得心志的圆熟和生命的历练。

      生生不息的超越与对难度的挑战相生相伴,和创造性如影随形。难度与创造性便成了天平两端所承载之物,难度越大,创造性就越强。

      在具体的时间点上,一个人自身的智力条件,知识储备,精力神气,肢体组织几乎是既定的,同时,一个人所掌握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这些因素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一个人的约束,构成了前行的难度。

      所以,难度不仅仅与目标有关,还与自身禀赋和拥有资源有关系。

 

A,外向置评,内自置评与难度

      既然难度不仅仅与目标有关,还与自身禀赋和拥有资源有关系。而事实上,这种约束对人和人都是存在的,那么,就得将视野的局限打破,如果非要做一个参照性对比的话。

      很明显的是,由于现代的交通发达了,那么相对古代人来说,今天的我们如采用骑自行车的方式的话,肯定要比古代人步行更加具有速度优势,但是,完成同样的一段旅程,未必显得当代人具有含金量。

      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对比是双方回到一条起跑线上,回到同样的资源条件约束中,就像运动会一样,大家都去跑步,在赛道上。

      在赛道上跑步的,正如伦敦奥运会。

      有来自非洲的黑种人,有来自亚洲的黄种人,有来自欧洲的白种人。

      从总体成绩上来看,黄种人的成绩要逊色于白种人和黑种人,这个规律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事实上,从肌肉力量,饮食结构,骨骼分布等方面综合来看,总体上,黄种人在短跑的爆发和中长途跑的加速与稳定性以及终点前的冲刺确实要差一点。

      也就是说,在田径比赛中,受制于自身禀赋限制,黄种人在获得好成绩的时候,受到了更大的束缚,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黑种人跑10秒的难度也许和黄种人跑10.5秒的难度系数一样。

      不是黑种比黄种人更高,更快,更强,而是黄种人自身的限制使然。于此,黄种人也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去突破那些限制禀赋的束缚,去“更高,更快,更强”。

      每一个人所要做的是对自我的不断突破,采用内自性置评的方式评价自己。

      难度系数决定了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的质量。

      挑战难度系数,才是每个人活着的正途。

     个人禀赋的差异造成了做同样一件事情的难度系数不一,而难度系数决定了个人能达到的高度,即个人函数的数值。

 

B,历史的接力赛,时代横切与个人函数

      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人类的进步就是一场接力赛,一代连着一代。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挑战自己的极限,找到自己个人函数的最值,从而让自己情绪安适,心志圆熟。如下图所示。

a,历史的接力赛

      如上图所示,在历史中,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会呈现出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的情况。

      由于受到条件限制,第一人在前进的途中显得难度较大,他只能从第五米跑到第二十米,此时,在那个情境下,他前进的绝对距离是十五米。

      由于第一人的开创性行为,给第二人奠定了基础,那么,第二人的难度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于是,他可以跑到第四十米,前进了二十米。

      类似的,第三人前进了二十五米。

      在不同的资源禀赋约束下,每个人当做的就是对自己个人函数最大值的寻找。

      如果第二人看到第一人跑了十五米,而自己也只打算跑十五米便停下来,这时候,由于难度系数降低,这十五米的价值将大大下降。

      只有难度系数和前进进度,个人极限三个因素相互匹配的时候,才能相对客观的评价出生命的价值。

b,横切的时代里

      在一个具体的时代里,将之进行横切,那么在一个确定的领域里,参与其中的各位肯定受到的约束不一样,因此,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肯定难度不一样。

      因此,衡量价值的办法还是难度系数。

      举个简单的例子。

      由于身体条件的差异,姚明扣篮的难度肯定要比刘玉栋要小一些,因为姚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吃身高的老本,要是博伊金斯经常扣篮,那才叫有技术含量。

 

      总体来讲,要在自己所受的约束下,进行生生不息的突破,实现自己生命的最大价值,找到个人函数的最值。

 

3,致良知的简单阐述

      由于人类未来自己的情绪安适,在资源稀缺的时候,在预期未来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种悲观的预期,因此在进行情绪寄放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对“外部世界”和“周围人”的一种要求,即自己希望外部世界和他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而让那个状态满足自己的情绪安适。

      根本上来讲,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禀赋的限制决定的。

      因此,简单一点讲,致良知就是两点,1,明晰情绪寄放;2,生生不息的改变对外在的依赖,且心志趋于圆熟。

      明晰情绪寄放,就是要明白,自己希望出现的结果都是自己的一己偏私,不能施予物和人;第二,回到良知的起点自己“本体”最初的希望,希望相关人,事处于一种“美”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致良知就是不断的通过这两点要义回到自己的本体。

      而这样做,多是一种恪守,真正的致良知在于通过自己的超越性行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练,不断的体悟到生命的悲欢离合,高歌低酌,最终再来打量原点的时候,再也不会那么暴戾,而是一片温情。

      整体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这样的:致良知,行合一!生生不息!

 

4,真正的自由是情绪的自由

      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在这里仅仅简单的论述一下。

      首先,思想的进步是为了情绪的安适。

      其次,对思想的执迷乃是人类悲剧的最大来源,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二战和文革便是最好的例子。

      由于执迷乃是情绪的一种,一旦执迷,那么就是情绪的不自由了。

      真正的奴化教育不是思想的奴化,而是情绪的奴化,因为情绪不仅仅通过思 想体现,还通过意志,意念,欲望,动机体现,真正的奴化是对意志,意念,欲望,动机的奴化(参加《情绪是什么》章节的情绪维度体现图)。

      唯有情绪自由,才能在众多的思想之间自由的出入,自由的游走,择其善流,自趋大境,才能生生不息。

 

5,与马克斯韦伯的简短隔空对话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远东存在的长时间处于封建社会,近代西欧崛起,马克斯韦伯将之归因于新教的禁欲主义和探险精神。

      同时,他认为中国缺乏相应的土壤和类似的理念指导。

      其实中国是有的,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的指导。他完成了儒释道三家的综合,在世俗的对佛家万事皆空的理解下,将此作为起点,将人们的心志圆熟和心智历练结合起来,将人们的原始恻隐的良知作为本体来承认,用知行合一的方式来践行这一原则,从而构建了一个可行的行为学世界。

     今天,我们是需要真正找回这种精神的。

      对营销人来讲,尽管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存在着很大的时势变数,但是,作为一种深刻影响社会行为,一个由上亿(参与营销的人肯定上亿了)人员组成的社会行为,必须找到一种行动指南,一种精神指导。

本书的前半部分在此算是结束了。

远东智慧,中国营销,当自生生不息。

接下来的部分将转入营销的技术性阐述。

 

向伟大的王阳明先生致敬!

                                       顿首!

 

 

一点备注:

本小结算是对金焕民老师的《中国的问题只能带着走》的一片和文,虽然早已做好初稿!


路过

鸡蛋
2

鲜花
4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鼎胜 2012-8-14 09:09
把个人价值那个公式换成英文的吧!就有国际水准了。
回复 李兴敏 2012-8-14 09:13
鼎胜: 把个人价值那个公式换成英文的吧!就有国际水准了。
哈哈,英文水平不行啊!
回复 曾金沧海 2012-8-14 10:34
这篇文章有点意思了,虽然还是不大像是讲营销的。另外文章本身的营销问题还没解决。关于文章的营销问题,金焕民老师的是典范。
回复 李兴敏 2012-8-14 18:14
曾金沧海: 这篇文章有点意思了,虽然还是不大像是讲营销的。另外文章本身的营销问题还没解决。关于文章的营销问题,金焕民老师的是典范。
恩,对。直接上是和营销没关系,但营销是人做的,在这种状态下营销人的营销可以更阳光一些,目光能更加长远一些,这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回复 素颜 2012-8-16 12:20
   难度系数决定了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的质量。挑战难度系数,才是每个人活着的正途。
回复 田友龙 2012-8-17 20:09
这个人另一种解释叫才干,具说才干是不能后天获得的,更多在于人早期,也就有了百年树人一说,当然这要从教育与环境两个方面反思。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3-29 20:26 , Processed in 0.0310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