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刘春雄新营销 https://www.cmmo.cn/?8705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你是在论证观点,还是在辩护立场?

已有 64136 次阅读2017-6-23 07:00 |系统分类:营销实战

有一篇好文章,《你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认同这句话,人会选择性观察,还会选择性记忆。
2016年有一个典故。刘强东提出了增长200%的目标,有人说完不成。刘强东说,不是想让你们证明完不成,是想让你们证明怎么完成。
这就是证明的方向。
正确的结论需要证明,错误的结论照样可以证明得天衣无缝。正确的结论可能证明得很艰难,错误的决定可能证明得更简单。
这一切,取决于证明的方向。你想证明什么,都能有理有据。比如,想证明中国很差劲,素材太多。要证明中国很好,资料会更多。
做成一件事情,只需要一个理由。一件事情做不成,理由可以很多。不能以理由的多少证明能否做成。

有时候,错误观点被证明得振振有词,其实不过是在捍卫自己的立场。
论证者本人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决定了论证的方向。论证的方向,决定了论证的结论。
邓小平在文革后提出恢复考时,当时的教育部门负责人给邓小平报告说“高考很复杂,今年根本来不及做。”邓小平根本不与之争论,只是说:“你们做得了就做,做不了我知道谁做得了。”
邓小平想做成,所以不在乎困难。当时的教育部门负责人不想做,所以提出了困难。事实是,再多的困难,只要想做也能做成。

在实务工作中经常有很多很别扭的事情,比如有一个新想法,想让人调研或落实,总会有人本能地提出反对意见。虽然最后在强压下也会去做,但这样的事见得多了,就会思考:为什么多数人都会本能地拒绝一个可能很不错的想法。
做营销,一定要有很多想法,创新的东西比较多,要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既然是以前没做过的事,就要论证。论证有两个思维方向,一个是竭力论证这件事可以做,能够做成;另一个是竭力论证这件事不能做,做不成。或许两者都能找到充分的理由,差别往往只是在论证的方向上。有的是力图论证这件事能够做成,从能做成方面寻找有利的证据。有的更多的却是寻找的做不成的证据,试图论证这件事做不成。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决策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而是先从见解开始。所谓见解,就是‘尚待证实的假设’。见解不能证实,就毫无价值可言。”作为一个管理者,经常有很多想法,即德鲁克所说的见解。德鲁克说,“假如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验丰富,而竟然没有见解,那就说明此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头脑迟钝。”即使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只要介入一段时间,同样会形成很多见解。德鲁克的这种说法,与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相似。

很多时候,因为先有立场,后有观点。我们已经做不到大胆假设,更不用谈小心求证了。所以,跳出立场,寻求见解,非常重要。
我经常走访市场,无论以管理者还是以咨询师身份,要么是证实见解的过程,要么是形成见解的过程。证实见解的过程,就是寻找证据,便于决策。形成见解的过程,则需要尽可能多地观察,每个信息都有可能形成刺激,形成想法。我进入一个新行业或新企业时,第一次走访市场,往往在第一、第二个市场形成想法(见解),但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有待证实的。通过走访更多的市场,就可能得到证实或证伪。所以,走访市场时,初期我是不发表意见的,不发表意见不代表我没有想法。因为想法需要更多的信息证实,所以要走访更多的市场。一旦想法得到证实,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了。一旦想法得到证实,或想法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应用,调研就可以结束了。有人认为调研是为了了解市场情况,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调研是为了形成更多、更新的想法,或者为了证实想法。

走访市场,一定要问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目的性,要么是在证实自己的想法,要么是在搜集信息,形成新的想法。不会问问题的人,首先是因为缺少想法。有些问题,看似很简单,甚至在有些人心中是小儿科,但因为这些问题中隐藏着自己需要证实的想法,所以就不简单。营销策划专家叶茂中说,他做调查主要是发现灵感,至于问卷式、数据性的调查则可以委托调研公司去做。没有想法就做问卷式调研,除非调研者准备做第二轮调研。
形成想法(见解)的事,很难委托其他人做,最好是自己亲自做,所以,高层一定经经常下市场。因为形成什么样的想法是不确定的,所以,管理者的调研往往不是问卷式的,是随机性的。定位论专家特劳特说一定要有副总裁级别的人下市场,这是有道理的。很多企业把调研委托给专业公司去做,专业公司固然有他们的专业之处,但对灵感的发现是难以被替代的。叶茂中认为,专业公司的调研主要是证实灵感,或者说让灵感有更多的数据支持。这同样很有道理。

经验性地工作,是不需要那么多想法的。创造性地工作,一定要有想法。一个人的工作经验,大致会形成两种成果:一种是不断形成的新见解,另一种是形成固有的结论。有太多顽固的结论,而缺乏新见解。这样的人非常可怕,越有经验越可怕。
结论是已经证实的见解。德鲁克说,“既然有了结论,必然搜集到许多事实。干过统计工作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往往最不相信统计数字。”德鲁克认为这其实是个立场问题,因为数学提供者是有立场的。可惜,很多人长期的工作经验,形成的不是见解,而是结论。有见解的人会趋向探索新的东西,有结论的人则不仅自己缺乏见解,也倾向否定别人的见解和别人的探索。在安排创新性的工作时,我一般安排两类人,一类是没有经验的新人,新人虽然没有见解,但也没有太多结论,没有立场,不至于本能地抵制,愿意去落实;另一类是既有经验又有见解的人,这类人很少,但很宝贵。

一个人有了太多固有的结论,必然处于下列两种状态:一是积累了经验,经验一定是自己认同的,经验是自己认同的结论;二是否定新的想法、新见解,这是自己不认同的结论,不认同的结论当然也是结论。结论越多,见解越少。越是自己没有想法,就越容易否定别人的想法。对于一个新想法,如果一个人很自然地否定意见,多半是已经得出了结论。
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人,应该更了解一线情况,为什么还需要高层做调研呢?难道让一线员工反映一线情况不是更好吗?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因为一线人员已经有了太多的结论,会很自然地否定很多新想法。调研人员是没有结论的,他们要么是为了证实想法,要么是形成了很多新想法。如果调研人员没有做到这两点,说明调研人员也不合格。调研不是拿出一堆数据,而是这些数据能够支持什么样的想法。比如,一名业务员汇报工作时说有几十个厂家竞争,试图证明竞争很激烈。而管理层得出的结论可能只是这个市场一点也不激烈,只是太混乱。因为这么多厂家能够生存,只能证明竞争还不够激烈。其实,业务员可能只是想证明“我已经尽力了”、“业绩不佳不是我们不努力”。管理层得出“竞争混乱而不激烈”的结论是因为他可能有新想法,即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市场的想法。

调研形成想法(见解),这是洞察。洞察是一个抽象过程,形成原来没有的东西。洞察很不容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触及信息的灵魂,叶茂中说调查是要发现灵感,就是这个意思。
洞察不需要完整的信息,形成想法和见解也是如此。所以,形成想法和见解需要联想,从一点想到另一点,从局部想到整体。联想是信息的刺激所产生的。
因为想法和见解不是来源于完整的信息,而是来源于破碎的信息,所以,想法和见解更多更多的信息来证实或证伪。
证实想法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寻找有利的证据,从而证明想法可行;另一种是寻找不利的证据,证明想法不可行。
一种想法,完全可行或彻底不行,这是两个极端。既然是想法,一般不是两个极端。所以,通常存在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我的观察是:首先想到的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已经说明了证明者的立场和思维方式。立场决定了搜索信息的方向。想法一旦提出来,很少有人是完全中立的,但有人会力图中立一点。
一个想法能否行得通,比较学究的做法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比,然后平衡、取舍。其实,真正的决策不是这样的。一个新想法能否做成功,不是取决于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对比,而是取决于对有利因素的利用。即使是1个有利因素与99个不利因素的对比,只要对有利因素利用得好,新想法也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否定一件事情,只需要一个负面意见;肯定一件事情,需要全部正面意见。其结果是求全责备,好的想法经常被否决。对于别人提出的想法,我的做法是:只要不是特别不靠谱,只要对投入的要求不大,就放手让别人去做。做出效果了,再去判断能否推广。
一件事情能做成,取决于有多少有利因素;一件事情做不成,取决于有多少不利因素。如果有证明能够做成,就会寻找更多的有利因素。否则,就会寻找更多的不利因素。寻找哪方面的因素,是事先的立场决定的。多数人事先是有立场的。
在共事过程中,你会很快发现,一旦你有新想法,有的人总在正向论证,除非确实不行。有的人总是在负向论证。这与知识没有关系,但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养成了负向的思维方式,就容易成为永远的反对者。
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人来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是抽象的。但对有些人来说,一旦发现有利因素,就会联想到一系列对有利因素加以利用的方法。不利因素的存在,恰恰是因为无法应对才成为不利因素。比如,在一次原料大幅度涨价时,多数人都视之为不利因素,但对新品推广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涨价有可能成为有利因素。

仅仅有见解是不够的,做成事情还需要利用有利因素的能力。在SWOT表上列出各项因素,那是学者式的做法,不是企业家式的做法。企业家关注的不是不利因素,而是有利因素价值的极大化,即利用有利因素的能力。企业家之所以经常能够做出别人认为做不成的事情,就是没有看到企业家利用有利因素的能力。我一次与一个行业龙头的老板交流,针对一项引起很多人非议的管理措施,老板说:“如果大家都没意见,就说明不是一个好办法。”这就是企业家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
有新的见解(想法),寻找证明见解的有利因素,然后对有利因素加以充分利用。这是创新者成功的逻辑。当然,对不利因素也要加以防范,但成功不在于有多少不利因素,而在于对有利因素的利用能力。
(更多、更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刘老师论坛")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3 21:23 , Processed in 0.0278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