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罗火平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mmo.cn/?49978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浮萍》连载 2.1 千里接母为养儿

已有 154993 次阅读2015-3-10 22:26 |个人分类:浮萍连载|系统分类:营销人生| 母爱, 父亲, 乡音, 故土

2.     干戈寥落四周星

2.1.      千里接母为养儿

失业后的朱少根当天晚上住进了王军家中。朱少根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跟王军理了理。王军分析的结论是:张主任早就计划要走,但在走之前,他要把自己的工作交接好。可能一直接不到合适的人,后来没有时间了,而朱少根的自身条件还不错,基本上符合要求,所以找到朱少根来接替。可惜的是没有早点跟张主任联系上,如果他好好带你一段时间,接替张主任的位置应该来说不是很难事。现在张主任要走,他自己招进来的人,是不太可能晋升的。

两个人在交流之中,王军对朱少根说,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但我不会帮你联系工作什么的。有困难,在我这里吃,住都没有关系。工作肯定要你自己来找,如果自己工作都找不来,还出来混什么呢?如果要出去面试什么的,王伟这段时间空,可以让他骑摩托送你过去,他各个地方的路都熟悉。

朱少根在王军家里,用王军的电脑上网,浏览人才市场,针对招聘业务员、销售代表的公司发求职信等,但没有什么回音。王军建议直接到需要招人的公司面试去。

跑了两天时间,见了十多位招聘负责人,有些以没有通知面试为由拒绝,更多的以没有经验,年纪偏大为由不聘用。

就在朱少根考虑是否要放弃做销售,等到9月份再去教书时,朱少根的妻子打电话来。电话中,妻子甚是委屈,哭出来了。问清原由,原来是保姆走了,儿子没有人带,还每天吵着要找爸爸。

朱少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安慰妻子道:“你放心,有我呢。我明天就回家先,待我安排好家里的事,再出来。”

第二天一早,朱少根踏上了回家的路。傍晚时分,回到了学校。家里门是锁的,问其他的同事,妻子有事进县城去了,儿子托付给同事关照一下。朱少根满校园找儿子。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儿子。

“儿子!过来,爸爸抱!”可儿子并没有过来,怯生生朝另外一个方向走开了。看着儿子那脏脏的脸,还有那孤苦零丁的样子,朱少根心痛不已。朱少根走过,一把搂住儿子,对儿子说道:“儿子,我是爸爸。爸爸回来了。我们找妈妈去!”

才十多天未见,儿子对朱少根已陌生了很多。抱着儿子,朱少根玩唱起了以前常陪儿子唱的儿歌,背起了儿子会背的唐诗。儿子这才明白,抱着自己的是爸爸。

“爸爸!”儿子叫完后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喊道:“我有爸爸!我有爸爸!我爸爸要我!”

一定要把儿子的事安排好才能出去。

在当地找了两天保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姆。实在没有办法,朱少根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

朱少根小时候体弱多病,贫穷的家基本上靠母亲辛苦劳作苦苦支撑。所以母亲更喜欢相对能干繁重体力活的哥哥和妹妹。朱少根学习成绩很好,深得奶奶的喜欢。在村里读小学时,每当朱少根考了100分或拿到奖状时,那怕就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朱少根也要飞奔回家,把试卷或奖状拿给奶奶看,虽然奶奶一个字也不识。然而,贫穷的家庭似乎矛盾多,因为家境困苦,母亲常和父亲吵架,心疼父亲的奶奶总是帮着父亲,导致母亲跟奶奶又吵起来。年少的朱少根对父母吵架早就习已为常,但母亲跟奶奶吵架,朱少根则不能容忍,于是朱少根又跟母亲吵了起来。大学毕业那年,最敬爱的奶奶永远离开了朱少根。对于远方的那个家,朱少根似乎没有多少甜蜜的回忆。

明天就要回家,朱少根跟妻子谈起自己的奶奶。很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朱少根从来没有梦见过奶奶,但只要跟妻子或姑姑、哥哥、妹妹,表弟们说起奶奶,朱少根就会流泪,伤心至极。

朱少根一直以为自己长大后是一个很坚强的男子汉,从此流血也不流泪,但这个夜晚,躺在床上的朱少根想起自己被母亲罚不许吃饭后,奶奶偷偷拿一个饭团塞给朱少根;想起自己肚子疼,母亲说朱少根是懒装病,奶奶带朱少根去镇上的卫生院,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拉出一堆的虫子;想起自己从来不吃菜叶煮饭,奶奶总会在加水之前为朱少根盛好一碗干的菜叶炒饭;想着想想着,朱少根又泪流满面,低声抽泣。

妻子安慰朱少根:“亲爱的,虽然我没有见过你奶奶,我相信,奶奶肯定很慈祥,也很关心你。但奶奶肯定不喜欢你流泪,奶奶肯定希望你过得开心,快乐。等我们儿子大一点了,我们带儿子去看看奶奶。”

儿子。眼下儿子没有人带,只能回老家接母亲过来。

朱少根踏上了回家的路。

从妻怀孕至今,朱少根就没有回过老家。

很小的时候,就熟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朱少根也算是少小离家多年了。这么多年在外,难得听见乡音。前几天坐公交车,朱少根听到坐在后面的两位交谈,感觉那语音是多么的亲切,是多么的熟悉,然而又有些陌生。很静心地听他们的交谈(并不是想偷听他们的谈话),一个字一个字眼的分析,这个字是家乡的口音,这个字是正宗的家乡口音,可是,这个字呢,有点不一样,但有点相近的口味。一直以来,朱少根对语言并是很不敏感的,一口不标准普通话,他乡的话还不会说。而坐在这公交车上,朱少根脑海里一边听着后面两位谈话,一边如语言学专家一样在分析他们的发音特点,要寻找他们发音的规律,再跟自己心底深处埋着的那份乡音进行对比、辨别。快要到站时,朱少根实在忍住不住,用那曾经是多么熟练而今却又很陌生的家乡话问他们是哪里人,是不是老家人。后面的两位却似懂非懂,一片茫然。朱少根只好改用普通问。通过普通话的交谈,才得知他们是朱少根邻县的,两边相距还比较远的。所以,他们的话,朱少根感觉亲切,熟悉,而又有点陌生。

这次朱少根回家,也算是少小家老大回。下车弯进村,儿童相见真是不相识,只是他们没有笑问客从何处来。在村头村尾,遇到几个年岁相仿或年长的乡亲,他们笑着跟朱少根打招呼。有不少的面孔朱少根看着很熟悉,却不知如何称谓了。都市里的美女、帅哥、先生、女士、王老、老板等通用型的称呼在这里通通失效。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必须要按这里的规矩来。”朱少根心里想着:在农村是很讲究辈份的,而我在村里的排辈又比较高,如果很低还好办,都叫爷爷奶奶也省事,还要考虑年纪等原因。比爸爸大的同辈人叫伯,小的叫叔,比自己大的同辈人叫哥,比自己小的叫弟弟或名字。比自己还小辈的而年纪又比自己大的,只能把他的儿女的名字再加上称谓来叫的,比如海根爸爸什么的。这多么年,朱少根一直在外,都搞不清这些人的年纪,有时辈份也搞不清了。看着一张张那么熟悉的脸,却想不起这人是谁来。有时要根据这人的声音来回忆,有时要借助这人的儿女来回忆。路上每遇到一个人,都要尽显客气,实在想不起来是谁或不知怎么称呼的,也要打一个招呼。一开始,朱少根连最基本的招呼也不知怎么打了,“吃了吗”根本肯定不合时宜;“你今天好帅”、“你今天好性感”、“忙什么呢”这些都市通用型的打招呼语句在这里都不合适。

和兄长朱有根走在乡间小道上,时常遇到不少的陌生人跟兄长打招呼,问朱少根是不是二弟。朱少根小时候和兄长长得不太像。朱少根长相随父亲,朱有根长得象妈。现在年岁增长,兄弟俩倒是越长越像。这些完全陌生面孔有一部分是比朱少根小得多的同村人长大了,面容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些是嫁过来的媳妇。在田间小道,看着孩童年代熟悉的小溪、小桥、水渠、田野,倍感亲切,听着熟悉的乡音,倍感温馨。

在路上,朱少根打听到一个儿时伙伴的电话。两个人背着书包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十多年。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发小(不是那什么名人说的法国的小孩)。朱少根打电话给他。十多年没有音讯,现在能通上电话,也算是一种相遇吧。用家乡的话自报家门,电话里传来很惊喜的声音。用家乡话寒喧几句。谈起起现在的工作,什么ITIPIC,以太网这些词汇,都是家乡方言中没有词汇,脑海里还要想想这字眼用家乡方言应怎么样发音时,交谈就不流畅。不知不觉中,电话两头的两个人用普通话谈起了工作。乡音,无踪无息。

晚上在家打开电视,朱少根看到一则新闻,日本有语言学家不远千里,到中国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去研究中国古方言。并介绍说古方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而我们国家一直在推广普通话,一年四季在外漂泊的朱少根,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普通话已是自己生活中使用最多甚至是唯一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音不再。

乡音不再!

乡音难再!

 

朱少根告诉母亲自己已经辞职了,要去杭州或宁波打工。

母亲非常惊讶,愤怒,转身拿起扫把……

朱少根并没有象小时候一样连忙躲闪,脸上的表情跟平常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母亲扬起的扫把就慢慢放了下来。

眼前的儿子不再是以前那个体弱多病的小子了,都有儿子了,都做爸爸了。

“你个不争气的败家子!好好的工作不做,要去打工。国家饭碗丢了就没了。”

“妈!你知道我从来就不喜欢教书的。如果要教书,我初中毕业那年就报师范了。”

“你现在年轻,到时老了,不能打工,又没有退休工资,到时怎么办?”

朱少根笑了笑:“妈,你不要担心我老了怎么办,现在是你已经老了,我不怎么办,就教书这两块工资,养不起儿子也养不起你。我老了怎么办?这个要问我儿子,你小孙子。再说,你儿媳妇还有工资呢,总不至于饿死。”

“你呀,总是这么不听话。”

“妈,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看社会了。十多年前,我姑花1万多块钱为我表弟买商品粮户口,当时我说不要买,买了也没有什么用。”

“是呀,现在买一个只要几百块钱,那时1万多块钱,值现在好多好多钱的。”

“说不定,再过十年,要花钱买农村户口呢?”

“这倒时很难说的。”

“所以呀,妈,现在看,教书工资稳定,说不定,十年后,我比教书好很多呢?我们不用再担心你老了,我老了怎么办!”

“就你小子会说,什么事到你嘴里都变得有理起来了。”

“妈,你的小孙子更会说。不到一周岁就会说话,现在讲话可厉害了。”

“跟你小时候一样。现在谁带呢?还是以前那个保姆吗?”

看着花白的头发,瘦弱的身体,略弯的背,感觉眼前的母亲跟当年生产队妇女突击队队长,三八红旗手,工分6分社员(那个时代壮劳力男性满分10分,女性满分5分)的形象有点不符。母亲老了。做儿子的不能陪伴她老人家,还要她老人家远走他乡帮自己带儿子,想到这里,朱少根的心里酸酸的。

父母为了孩子,多辛苦也值。朱少根放弃安稳的工作,也是想给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好的未来。

为了孩子!

朱少根向母亲说明了此次回家是想接母亲到浙江帮忙带儿子。

母亲迟疑了一会儿,淡淡地说:“那今天收收拾一下,明天走吧!”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罗火平 2015-3-23 23:13
本书正在与出版社洽谈出版,现向朋友们征集点评。欢迎点评,出版时我会选择经典点评放到书后去。
回复 罗火平 2016-1-16 19:57
看更多罗火平原创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拉灯侃营销】微信号:dxld2016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0 07:50 , Processed in 0.0286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