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

2012-5-25 14:41| 查看: 190194| 评论: 0|原作者: 刘江涛

摘要: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一直在加快。2011年1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河南经济规划发展取得历 ...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一直在加快。2011年1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河南经济规划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拉开,新一轮号角吹响。

2012年4月21日,由我省中原发展研究院编撰的《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在郑州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盲点

 

《报告》是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第一部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河南省各市地政府的自身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的必备参考型书目。

它对河南省主要经济领域和全省18个省辖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河南省拥有较强竞争力的结论。比如:中原经济区的特征包括人口众多、农业地位突出、城镇化水平偏低、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资源较为丰富。同时,《报告》也提到,与其他经济区相比,中原经济区虽然经济总量大,但人均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层次、民生水平等都明显偏低。

该《报告》的主编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表示,工业化的结果、伴生物和重要支撑就是城镇化,如果不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势必拖累工业化发展。

《报告》显示,2010年,我省18个省辖市的具体排名从高到低为:郑州、洛阳、新乡、许昌、三门峡、焦作、漯河、安阳、南阳、平顶山、开封、济源、鹤壁、信阳、商丘、濮阳、周口、驻马店。

而这样的排名,表现在产业布局上,就是各城市出于争取更多发展机会的考虑,往往不加选择地发展多种产业,从而出现产业的主导方向不够明确、支柱产业多而不强等问题。

在此次《报告》暨河南城镇化建设报告会上,河南学界人士表示出这样的看法:与其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相比,省会郑州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偏小,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在城市群内的龙头地位不够突出。

 

城市群竞争

 

在落实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时,中部省份纷纷将重点放在打造城市群上,竞相把各自的城市群作为实现崛起的“龙头”地位。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间的争斗从未停止。

中部地区城市群中的省会城市,武汉与郑州近年来一直在暗暗较劲,都想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2010年,湖北省GDP增速14.8%,在中部6省位列第一,省会武汉更是日益显现出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及辐射和整合能力。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不少湖北当地人士看来,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指向明确,优惠明显,与“两型”社会政策相比,它对区域经济拉动更为直接。

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中部地区城市群在重大改革领域先行先试,赋予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在一体化进程中充分的“操作空间”。

时隔一年,安徽就在行政区调整上挥出大手笔,拆分地级巢湖市做大省会合肥,推动中心城市战略;同时将合肥、芜湖、马鞍山正式连在一起,充分发挥三者在钢铁、汽车、家电产业上的互补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作为城市群,都有国家政策的帽子,武汉、长株潭同时获批“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则被冠以全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争抢沿海产业转移中占尽先机。

纵观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8个城市将食品加工业、7个城市将煤炭产业、6个城市将铝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而且这些工业的发展导向大多为低水平加工。各城市工业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产业间的横向联系,制约了城市产业协作体系的发展。

 

软硬环境有待优化

 

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在区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原经济区将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大舞台。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大“亮点”是,打造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也是中原经济区的直接发力点。

但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地处欠发达的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中,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2009年经济发展类指标仅达到56.2%,相当于全国2003年的平均水平,这反映出河南小康进程建设迫在眉睫。

一个实际的问题是,中原经济区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时期实现粮食增产,这就意味着,要在国民经济结构从低收益率向高收益率升级,保证低收益率生产部门不萎缩,而且还要加强,这在国内外几乎没有先例,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巨大挑战。

此外,中原经济区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发展的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曾表示,河南下一步着力打造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交通基础设施,一个是外商服务制度化。

在4月21日的《报告》发布会上,有专家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意见。河南要在保持高速公路里程优势的基础上,扩大高速公路的覆盖范围,尽可能多地实现互通,创造更大的市场,占有更多的经济腹地。这无可非议,但城市之间的融城制度化如何构造,路修好了,谁来买单?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可以看到,中原经济区让中部崛起有了落实的平台,但相关软硬环境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对接,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江涛)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3-28 20:19 , Processed in 0.0329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