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重塑企业家精神

2012-2-13 16:23| 查看: 181289| 评论: 1|原作者: 苗兆光

摘要: 表面上,这些企业都是在经营上遇到了问题,需要借助于那些企业大佬的力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或是更上一层楼。事实上,这不过是企业家在出售企业时给出的理由,反映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脆弱和不成熟。
“企业应该当儿子养当猪卖”,汇源总裁朱新礼2008年的这句话似乎正在反映中国民营企业家们的普遍心态。企业在资本之间流转,本是发达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发生在近年中国的这轮企业买卖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发达国家,创立企业的企业家们很少主动放弃企业的经营权,无论资本怎么变换,这些企业家都会坚持把企业经营到底。企业家放弃企业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经营不善让位于更有能力的企业家,二是资本将企业家驱逐,麦当劳创始人迪克和马克兄弟、思科创始人莱昂纳多和桑蒂夫妇、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离开就属于第一种情况;乔布斯1985年离开苹果、杜兰特离开通用汽车则属于第二种情况。而我们看到的这轮企业买卖,却是企业家携资本逃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曾经指出:企业家是“在向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与服务的同时不断积累和扩大自己财富的一类人”,为了经营这些财富,他们愿意为企业付出毕生的精力和热情。然而,中国的企业家,正在丧失经营企业的热情,千方百计去寻找将企业变现的契机,逃离实业,转移资本。
表面上,无论是已经被国资招安的蒙牛,还是希望投身外资的小肥羊、苏泊尔、汇源和奔腾,都是在经营上遇到了问题,需要借助于那些企业大佬的力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或是更上一层楼。事实上,这不过是企业家在出售企业时给出的理由,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脆弱和不成熟。
从宏观上看,企业家逃离企业的直接原因似乎在于民营企业生存的艰难,经营的艰辛让民营企业家们失去做企业的耐心。的确,近年在中国整体经济被看涨的同时,政府和国有资本对资源的掌控日趋增强,民营企业的经营生态却空前恶化。在笔者接触的民营企业中,困扰企业家们的有两大困难:一是在企业的生态链上,总是绕不过垄断企业的身影,这些垄断企业要么位于产业链上游,要么位于产业链下游,要么平行抢夺资源,只要有垄断在,企业往往发现费尽心血的努力、利润几乎被垄断企业榨干;二是融资环境日趋恶化,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之高,宏观政策的摇摆都让民营企业稍有不慎即处于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之中。在经营的高风险下,很多民营企业转让实属无奈之举。2008年汇源联姻可口可乐被商务部叫停之后,汇源一度陷入债务危机,时至今日已过去三四年,汇源果汁仍然没有摆脱债务危机的阴影,财务状况令人担忧。
然而,宏观上的原因并不必然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纵观这些企业出现的经营问题无非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市场恶化。蒙牛最为典型,在三聚氰胺事件颠覆了这个传奇企业的形象之后,“恶意营销”、毒奶粉事件接连困扰着这家企业,企业受到严重打击,经营状态持续恶化。小肥羊的增长势头近年明显放缓的同时,于2011年5月又曝出“添加剂严重超量”的丑闻。
二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在原有市场成为“红海”之后,难以开拓更有价值的市场。奔腾电器和徐福记均遭遇了这一问题。近年,小家电市场上,受到美的、九阳等强势的挤压,奔腾电器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均处于弱势,企业成长陷入瓶颈;同样,得益于糖点行业的蓬勃发展,定位于中低端糖点市场的徐福记能够保持快速成长,然而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赢利能力却越来越差,徐福记也希望进入高端市场,但由于研发能力不足,高端市场的开拓很不理想。
三是难以适应产业升级的新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员工对企业的诉求也日趋多元化,要求企业能够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减少转型企业的风险与冲突。适应了廉价劳动力供应的民营企业很难短期内做出转型。日益显现的员工与管理者的冲突给徐福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的困境,造成了企业的出售。而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则是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很久以来,中国并不具备产生企业家的土壤,历史的因素和政策的不稳定造成这一代企业家“只关注于现实的收益,而忽视长时间的价值”,因此,从他们创立企业那一天起,企业便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组织,短期获利成为企业恪守的第一原则,而缺少长期的安排和更高的价值准则。即便是如华为这般成功的企业,“活下去”也被作为企业的第一战略来坚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功利主义”必然引发许多问题,导致三聚氰胺之类的质量事故,疏忽于长期的战略投资,造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对立,等等。发生上述问题时,企业的领导人会发现仅仅从操作层面着手已经很难解决,而要想改变企业的价值观则难上加难,此时企业家最明智的选择往往是将企业卖给外资或国资,借助外部的强势力量重塑企业价值,而在失去控制权之前,将财富套现转移成为上上之策。
能够拯救企业的,只有企业家;支撑企业家的,是企业家精神。人生壮年之时,将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售,既是社会财富的浪费,也是企业家的悲哀。把企业打造成一个持续创造财富的平台,需要企业家的自我超越,需要企业家精神的重塑。企业家精神之中,不仅包括创新和冒险,还应包括:不把企业打造成个人赚钱的工具,而是构建一个有价值底线的道义组织。
(编辑:王玉spellingqiu@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苗兆光)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3-29 22:10 , Processed in 0.0338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