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品牌空心化:中国企业的隐形杀手

2012-2-13 14:52| 查看: 297497| 评论: 2|原作者: 张 戟

摘要: 许多企业立志做“百年品牌”,却缺乏正确的品牌观,以致往往误将传播与品牌画等号,最终导致企业品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谈及品牌,我们可能立即联想到LV、Gucci、Armani、CD,尽管这些品牌价格不菲,但还是有很多人心驰神往——因为这些品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也许就是我们对品牌力的直观感受。
加入WTO之后,中国的企业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许多企业将打造“百年品牌”作为企业的最高愿景。尽管国内企业在与跨国品牌的竞争中,后者的品牌优势令前者苦不堪言,但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品牌的渴望也前所未有。不过,我们的企业真的理解品牌吗?
什么是品牌呢,一般认为,品牌是企业的某种象征,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服务、历史、声誉、广告等因素的总和。简而言之,品牌是一种体验,是消费者与产品、企业接触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感受。
不过,不少国内企业对品牌的认知却陷入一个误区:品牌是宣传出来的,做品牌就是提高知名度。
但实际上,知名度完全不能与品牌画等号。一个真正的品牌不仅要为消费者所知晓,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基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而这绝非广告所能达到的,而是一项涉及几乎所有环节的系统工程。反之,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消费者的“一票否决”,之前的努力甚至也会付诸东流。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国人,曾经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三鹿轰然倒下,这一事件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不仅重创了国内乳品业,甚至对于整个中国食品行业都影响深远。
当“三聚氰胺”带给我们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双汇的“瘦肉精”和雨润的“过期肉重卖”再次冲破了企业的道德底线。
最让我们无法接受的是,上述事件的始作俑者,竟都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品牌”,甚至是行业的领军企业(品牌价值均超过百亿元)。当危机到来时,这些知名品牌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我们应当反思,单凭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铺货,能够真正撑得起一个品牌吗?三鹿和双汇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品牌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一个品牌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品牌。
不少国内企业将打造“百年品牌”作为企业的目标和理想,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有多少企业真正理解品牌的内涵呢?
其实国人对品牌的追求由来已久。在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曾创立知名品牌——“胡庆余堂”,其问世之后历经百年仍然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其所遵循的胡雪岩在立业之初所制订的立业根本:仁术为本、竞争有道、戒欺立业。无独有偶,同样是中华老字号的“同仁堂”依靠当初立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经营理念,也创造出一段跨越340年历史的品牌传奇。
可见,打造品牌如逆水行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倾注极大的精力和资源;反之,而要毁掉一个品牌却不难,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足以毁掉一个品牌。

警惕“品牌空心化”现象

许多中国企业都将品牌放在战略高度,但是,大多数企业做品牌都是追求表面功夫,这导致很多品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即“品牌空心化”。毫不扩张地说,“品牌空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最大杀手。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营销史,多少曾经显赫一时的品牌最终折戟沉沙。这让我们反思,所谓的品牌价值到底能够存在多久?今天的知名品牌,会不会有朝一日像流星般陨落呢?
品牌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感知体,要使品牌的“虚”能够持续被消费者所感知和接受,只有依靠极大的“实”来体现其价值;如果没有一个极大的“实”,品牌的“虚”根本就体现不出任何的价值,哪怕它的知名度再高、形象再好,也不会有实在的价值,仍然会被消费者所抛弃。这就是品牌背后隐藏的“残酷”一面。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张 戟)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欧德莱 2012-2-27 13:55
哈哈

查看全部评论(2)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19 14:22 , Processed in 0.0340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