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花旗:商业银行的先驱和榜样

2011-2-21 14:48| 查看: 246842| 评论: 0|原作者: 周文杰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个人业务的成败必将决定商业银行的未来。然而,在此领域,国内商业银行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才能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不妨借鉴一下个 ...
21世纪,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国内外商业银行风云际会,竞争空前激烈。商业银行业务可以分为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随着后者在商业银行整体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个人业务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毫不夸张地说,它决定着商业银行的未来。
在零售业务上,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学习外资银行的经验就非常必要。拥有百年历史的花期银行恰恰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虽然花旗在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但其仍无愧于零售业务领域的佼佼者。

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作为全球最富盛名的零售银行之一,“以客户为中心”已成为花旗一以贯之的营销理念。在其指导下,花旗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

营销基石:业务全能化
产品是营销的基石,也是花旗营销模式的载体。花旗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目前,花旗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金融领域,堪称金融领域的“一站式超市”。
花旗实现增长的手段主要有两个——并购和自主金融创新。在并购方面,花旗显然是金融领域的“顶级猎手”。从20世纪早期通过并购农业贷款信托公司进入信托领域,到1984年通过收购储贷协会进入抵押贷款领域,再到1998年并购旅行者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航母”。花旗银行总是善于借助并购,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
除了并购,花旗还拥有强大的产品和服务研发能力,这使其成为全球金融创新的策源地。今天的花旗已经成为国际商业银行的标准制定者,我们所熟知的大额可转让存单(NCDs)、ATM机、24小时电话银行等,都由花旗首创。
花旗拥有如此强大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主要得益于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悉。今天,消费需求告别了大众需求时代,已经演进到小众甚至个众时代。目前,花旗在全球提供500多种金融产品,通过不同的产品组合,花旗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

市场细分和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之下,花旗银行的“另一项绝技”就是对客户进行细分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进行市场细分,满足细分需求。以信用卡业务为例,花旗按照消费者的年龄和收入这两个基本维度,进行市场细分。花旗针对18岁~24岁的年轻人,推出青年卡(Youth Card);而对中年高端客户提供钻石卡或Diners俱乐部会员卡,提供高品质服务。
在中国内地,花旗定位于高端市场。2006年3月,花旗私人银行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内地第一个私人银行事业部。2010年7月14日,花旗中国推出“私人客户业务”,为银行资产超过8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客户提供贴身财富管理服务。
未来,亚太区将是全球财富增长的最强劲的地区之一,而中国又是这一地区中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2009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超过30万,这一人群在过去3年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花旗在中国保持着其高端定位,目标直指中国财富增长最快、潜在利润最高、最愿意尝试新金融产品的人群。
其次,提供基于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方案。花旗针对顾客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集成了存贷、理财、保险、投资等金融工具,提供一套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2008年,花旗已实现了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保险规划布局,提供包括投资管理计划、少儿精英成长计划、财务安全方案和退休规划方案在内的全生命周期覆盖方案。
这些方案分别针对30岁~60岁、55岁以下、60岁以下、资产超千万、有18岁以下孩子的人群,瞄准了各年龄层次的富有人群,通过全面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投资、保障和继承等需求,为客户提供全套金融解决方案,和客户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花旗通过客户经理对客户的了解,运用关系营销,自然地实现了产品的交叉销售。

组织基础:客户经理制及企业组织结构
一个好的营销模式不仅需要营销战略,亦离不开相应的组织设计作为支撑。相比有形产品,组织能力才是花旗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花旗为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理念,对组织架构(无论是前台还是后台支撑系统)进行了精心设计。

客户经理制
花旗银行分支机构普遍实行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沟通,跟踪客户的生产、经营、财务、发展等情况,协调和争取银行的各项资源,及时了解并受理客户的服务需求,进行业务拓展、宣传以及信息收集工作。
花旗为每位大客户配备了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包括资产管理、保险、个人理财、咨询顾问,甚至旅游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花旗客户管理的特别之处在于:针对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资产等标准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细分化、个性化转变。
客户在意的并不是服务费用,而是商业银行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服务。深谙此道的花旗银行(如香港分行)对“百万富翁”级的客户,实行“四对一”服务,即为每位顾客配备客户经理、基金投资经理、外汇投资顾问和理财助理。

大部门,小分行
花旗银行的组织架构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设计。花旗按产品线分为扁平的分支机构和垂直的管理机构,进行矩阵式管理。各前台部门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由某一业务类别的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组成营销小组,有针对性地满足这类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分支机构扁平化,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次;对同一类业务实行垂直管理,使管理链条大大缩短,提高了效率。
通过银行组织再造,花旗对后台业务实行专业化、集中化、标准化的设计,将后台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票据处理中心等部门集中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
花旗的这种组织结构被概括为“大部门、小分行”。即分行成为数个专业化的服务分销团队,以关系经理为中心对接客户,再通过团队中的各产品经理实现与后台的对接。

全球服务
花旗坚定地奉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其全球服务除了能使已有金融产品在全球产生更大利益外,还具有另外两个意义:一是可以利用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资源设计产品,开展境外理财业务。二是可以为客户提供跨国金融服务。
花旗银行一直努力进行全球业务的扩张。目前,花旗银行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3500家以上的分支机构。
在实现花旗的海外机构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本土化和协同化。例如,花旗有针对性地在德国引入电话银行,在台湾地区引入信用卡业务等,都是结合本地市场需要,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根据本土环境进行创新。

花旗银行的中国启示
近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已经意识到: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利润增长点。
它们不约而同地将业务重点押在理财和信用卡上。
自2002年起,国内以信用卡为代表的零售金融产品发展如火如荼。截至2010年4月,国内发卡机构达到58家,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突破2亿张,信用卡消费总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近28%。然而,经历了近8年的高速扩张的信用卡行业却面临以下问题:
1.市场趋于饱和,发卡数量难有大的提升。
2.信用卡使用率低,绝对大多数已经发行的信用卡为“死卡”或“休眠卡”。
3.利润率较低。由于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承诺:顾客一年刷卡若干次就可以免除年费,加之信用卡循环利用率较低,导致了信用卡边际发行成本不断上升。这就难怪国内众多商业银行当中,只有7家银行对外宣布信用卡业务赢利。
4.金融风险不断增加。一方面,由于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用户恶意欠款,违规套现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卡程序不规范,这也导致欺诈和信息泄漏等情况时有发生。
从营销的视角来审视上述现象,可以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主要问题归结如下:

细分不足,产品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市场细分上还有待加强。其实,产品细分的不足只是表象,这深刻反映出国内商业银行对消费者行为了解不足(尤其是社会网络下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诉求不明确
国内商业银行之所以陷入竞争困局,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按照波特的观点:差异化是打破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而国内商业银行品牌调性大多模糊不清。以理财产品为例,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8月27日~2010年9月2日,2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66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06款,然而这些产品同质化严重,基本没有自身特色。
在信用卡领域,各大银行都设置机场贵宾室、道路救援、全球紧急医疗等第三方服务,但是没人明白各家银行的这些产品和服务有什么区别。

内部管理变革滞后
目前,许多国内银行提出向以顾客为中心的转型。比如网点普遍增加了大堂经理以及沙发、开放式柜台、糖果等服务设施。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质量,但这还远远不够。以客户为中心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更是一个涉及产品流程再造、业务部门协同作业、后台组织和系统建设、人员培养等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此领域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以客户为中心”的口号往往流于形式。
国内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妨学习花旗银行的营销模式和理念。不断挖掘客户需求,并用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体系,为顾客提供“一站式”个人金融解决方案;不断进行管理变革,打通部门藩篱,减少信息损耗,实现立体协同。
经过百年的营销实践,花旗——这艘百年金融航母已经将产品创新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组织捏合成“三位一体”的营销战略。它们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这个主题,共同发挥着作用。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学习花旗银行围绕客户经营,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逐步渗入组织,定能走出同质化经营的窘境。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周文杰)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5 21:31 , Processed in 0.0340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