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P2P缺失的环节

2016-4-11 14:35| 查看: 154668| 评论: 0|原作者: 陆亦琦

摘要: 如果不能把P2P这个外观近乎完美的黑盒子打开,那么在这个领域翻船只是时间问题。


      去年秋季的一次聚会上,我第一次同时遇到了做P2P的和出资给P2P的人,当时学了不少新概念,似乎这种去中心化的资金借贷运作方式与浙江的民间集资有着异曲同工的功效,但商业模式更加先进(至少是升级到了数字形式),又不受地域限制,几乎是相信的人都可以参与,并能取得比一般理财更好的收益。但在这“互联网+”的时髦光圈下,我仍然对其中的运营细节没能完全看懂,总有一丝不踏实的感觉。
      近期,随着e租宝、鑫利源等一系列P2P跑路或不能兑付现象出现,我们不得不对这个丰满的理想再次解读,以求从中寻得一些经验或教训。其实上次感觉不踏实的地方在于运营细节。在集资与放贷这个领域,国内传统银行是官办的,因此集资问题比较少,更多的是放贷后的回收问题,这是个专业的技术活。之前银行的信贷员是两条腿实地去考察,然后基于对看到实业的运营状况来判断是否借出的钱能收回。然而近20多年来,中国房地产这朵奇葩使得银行的主营业务更多地依仗相对安全(至少目前是如此)的地产基建放贷业务,既往考察实体经济的信贷员式“火眼金睛”功能已经大大退化,只能在某些较为大型项目的借贷活动中充分运用你的存款资金,或者为你构建一个相对有限的理财收益。
      P2P之所以叫People to People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它想跳过银行,自主集资、自主借贷,并从中赢利。顺便提一下,我上次遇到的那位做P2P的是IT出身,对于P2P平台以及相关技术要求非常清楚,他唯独没有让我放心的是,他判断借贷项目的能力从哪儿来,也不清楚他回收借出去的钱的能力。说到这里,不得不简单谈一谈以比较原始P2P状态存在的浙江民间集资的运营。因为不是银行,集资行为通常在熟人之间,如亲戚朋友同乡。投资或借贷策略一开始集中在这个族群能搞懂的几个狭窄领域,如房地产、煤矿等,一般收益尚稳定。在从这些狭窄领域获取了一定收益后,部分民间集资群体开始了多元化借贷,也就是说开始借贷给其他行业,多为中小型民营实体企业。这种新的放贷活动有不少是我们后来听说过的放高利贷行为,出现了不少坏账,也有集资者因此跑路、跳楼或者被抓的。
      从中国土生的P2P成长过程不难看出,决定胜负的仍然是细节:对放贷对象的业务是否熟悉?有没有能力收回借出的钱?从比较实际的角度看,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收回贷款的手段,很多时候是缺乏实效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你是站着把钱借了出去,然后跪着也不一定能讨得回来。当然,土生的民间借贷、高利贷有更多的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但假如白道、黑道、灰道的手段,尚不能确保出借资金的回笼,经常会出现坏账,甚至入不敷出,不得不跑路(或跳楼)来做最终结算,那么现在头戴“互联网+”光环的IT一族做出来的P2P又凭什么比土生的P2P有更强大的业务判断能力与资金回收能力?你听说过吗?我是没有。
      虽然集资这一块,电子化的运作符合互联网的规律,你也可以说服一些对商业运营细节并不了解或不关注的人来出资,但你仍然绕不过P2P下面这个环节与细节,虽然这是个不愁客源的时代,哪里都有需要贷款的,或大或小。关键还是执行细节:从你这个充满IT设备的P2P总部,你是否知道该贷给谁(谁是靠谱的)?你又如何确保借出的钱能准时还回来?这绝对不会像银行出利息那样准时、简单,也不是发几个提示邮件或短信就能收到回应的,外面的世界有它的运行规律。
      在借贷这个领域,你不懂贷款方的业务,那坏账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在20多年基础建设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国有银行本身的信贷业务能力已经大打折扣,说直接一点,人才池(Talent Pool)非常有限。而现在大量涌现的P2P,你难道从不担心它们的信贷管理能力从哪里来吗?这一步跳不过去,技术再好也无法弥补(至少目前的人工智能尚未达到这个水准)。如果你还是只愿意看到P2P这个外观近乎完美的黑盒子,而对黑盒子中的信贷业务本身并不了解,那么或许我们可以拿开医院来做个比喻,假如这家新开的医院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也开在一个合理的位置(有病人源),它告诉你,这里开医院肯定有投资回报,你缺根筋也许真的会相信。但假如你知道这家医院其实没有合格的医生,或许会有不同的想法。
      P2P商业模式中的缺失环节正是信贷管理能力这个与借贷相关的经典功能,或者严肃地说:一项专业技能。缺了它,你别的技术再好,在借贷这个领域依然是不专业的,哪天翻船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我们这里假定的是没有打着P2P幌子,以蜻蜓吃尾巴(前吃后)方式非法集资再跑路的坏人,我们只是剖析了真的认为P2P存在商机并身体力行者,但我本人不得不对这个有重要环节缺失的商业模式本身保持警惕。顺便提一下,上次认识的给P2P出资的朋友是位博士,做科研的,他对P2P的商业模式深信不疑,至今还是有拿到收益。因此,我也不能将所有P2P都一棍子打死,或许部分还能继续运营下去,以我们尚不了解的运营细节…… 

编辑:
王   玉   spellingqiu@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陆亦琦)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2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00:38 , Processed in 0.0341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