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苹果都走下坡路, 小米还能走多远?

2013-9-6 15:48| 查看: 310587| 评论: 5|原作者: 道合

摘要: 大象和大象之间的对决,不管谁输谁赢,最遭殃的不是大象,而是蚂蚁。

在最近一篇红遍整个网络的文章中,雷军深度剖析总结了小米成功的6大因素:1.电商;2.社交媒体;3.把手机当电脑做;4.群众运动;5.粉丝经济;6.硅谷式创业。但雷军说: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小米成功的核心:高性价比

成功需要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吗?

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手起刀落、一招致命。

当然,上面分析总结的那些都对。但跳出小米看小米,其成功核心就四个字:高性价比。与其说小米是“发烧友”手机,不如说是“一群想买苹果的人,舍不得花那个钱,然后小米以发烧友的噱头出场说,我这个性能和苹果差不多,但价格减半”。

这才是小米真正的撒手锏——2000元左右,应该说在市面上你很难找到同等性价比的手机。

当然,你不能说你性价比高啊,那样会让买的人很没面子,所以雷军打的是“发烧友”概念,既满足了消费者购买的虚荣心,又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手机的技术品质。

至于所谓的饥渴营销及粉丝的高参与度,都只是营销手段而已。在互联网时代,对粉丝的高度重视是雷军的同行都在做的一件事,只不过没雷军那么会营销而已——魅族的老板还天天在论坛里和粉丝互动呢!

手机三国,小米还能走多远?

调查公司ID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12月末,三星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22.5%上升至29%;而苹果从23%小幅下降至21.8%,华为则从3.5%上升至4.9%,首次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三星超越苹果,在于其高中低的全产品线布局,以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三星是智能手机的跟随者,却是最大的赢家。

小米模仿的是苹果,但苹果尚且在与三星的对垒中败下阵来,小米的生存空间又有多大?

大象和大象之间的对决,不管谁输谁赢,最遭殃的不是大象,而是蚂蚁。凉茶领域中加多宝与王老吉对决,王老吉略输一成,加多宝惨胜,但最惨的还是和其正、老翁、潘高寿等其他凉茶品牌。

三星和苹果决斗,苹果丢失了第一宝座,但真正受灾的是其他品牌。老大和老二在争争吵吵中消灭了其他品牌,这就是品牌世界的“二元法则”,看看两乐就知道了。

同时,以华为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来势迅猛。华为的竞争力是什么?是技术?那只是基础。

个人认为:华为对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以及海外其他通信运营商的影响力,才是其最大的竞争力。

市场上有“品牌商-消费者-渠道商”的消费者驱动模式,也有“品牌商—渠道商—消费者”的渠道驱动模式。在这个结构性社会,消费者仅仅是整个消费流通链的最后一环,能否买到手机,取决于渠道,这里有手机的经销商、代理商,也有运营商。无疑,华为是挟大运营商以号令天下。

虽然大家对华为重金打造的P6褒贬不一,但这仅仅是华为的一个战略性产品而已。华为走向消费者的雄心,才是其最大的战略。未来,华为手机和小米手机,运营商选谁?

丧失结构效益的小米,未来之路必将越走越窄

结构效应VS运营效应,哪个更具选择优势?

条件决定答案。

对于小企业而言,手上资源有限,尤其在一个与大象为伍的竞争时代,你能做的就是聚焦资源,集中精力埋头苦干,做好运营。这时候,运营效应决定了生存。

当企业已经在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从经营效益,向结构效益转变。

结构效益是什么?

往小了说是布局新业务,往大了说是战略布局,实现持续经营。

叶茂中策划机构,听过的人肯定不少,但其一个案例一年也就400万元的服务费。同样是智业公司,和君咨询的一个咨询案能收取2000万元的服务费,即使是北大纵横、正略钧策、南方略等咨询公司也望尘莫及。

它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智业公司都是出卖智力,改善、提升企业的运营,叶茂中等营销策划机构就是通过“广告+明星+央视”的模式来帮助企业创建品牌。没有2000万元的广告预算,基本不用找叶茂中先生。

而和君咨询那个收取2000万元咨询费的案例就不是传统的经营改善,而是帮助企业从结构上要收益——跨国并购。而并购企业的收益远远不止付出的那2000万元咨询费。这一切都得益于和君的“咨询+资本+商学”的领先模式。

再讲讲联想。很多业内人士说柳传志是一个商人,但在我看来,柳传志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当然,一个企业家首先得是一个商人)。也许我们仅仅知道联想和ThinkPad这两个品牌,其实,联想集团远比你想的要大,其最大的成就不在电脑、服务器、手机等领域,而在其结构性战略布局。

早在1997年,联想电脑获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000年,联想电脑获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市场份额首位,保持至今。2001年开始多元化,联想控股成立,这是一个战略性结构布局,打造的是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产品,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承载、孵化出更多的产品和品牌。

目前联想控股业务布局包括核心资产运营、资产管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三大板块。其中,核心资产运营是联想控股实现中期战略目标的支柱业务,包括IT、房地产、消费与现代服务、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五大行业,并已成功打造出联想集团(HK0992)、神州数码(HK0861)、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智地等多个行业内领先的企业,培养出多位领军人物和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小米而言,如果仅仅是几款手机,那么未来必定越走越窄。虽然从品牌定位的角度而言,小米在消费者心中有一个固定的认知,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经营以及长期高速增长的问题。小米已经走出了生存期,但守住一个产品能否保证其长期发展?况且,手机产品更新速度快,如何跟得上时代的变化,不被洗牌?

之前没人敢想象诺基亚这样的公司也会没落。也许,这正是这个时代的魅力: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皇帝轮流做。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该如何考虑运营效益和结构效益?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道合)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22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2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建乐 2013-9-9 01:39
小米不仅仅是几款手机,是一个互联网终端,小米的赢利点不仅仅是手机硬件,是一个海量的互联网平台!所以,不会路越走越窄,而是已经很宽,所以结构效益也不会有问题,运营效益倒是有提升空间。
引用 飞天猪大哥 2013-9-8 16:43
对于刚刚起步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侧重运营效应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先生存,等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足够的资金和市场基础,这时就必须考虑结构效应了,实行战略性的资本运作,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并且谋求更好地发展。
引用 rosegun 2013-9-8 10:33
抓住市场大趋势(苹果的风靡) + 提炼产品精华卖点(消费者看重的苹果工业设计及部分核心功能) + 整合价值链降低成本(小米的品牌传播及销售模式)=小米的高性价比。所以个人认为发烧友的品牌印象应该是大有发展空间,能衍生出小米家族,树立品牌。
引用 rosegun 2013-9-8 10:19
可能雷军也想做满汉全席,但锅里有多少米,能做多少菜他心里应该最清楚。谁的风头劲,就打着“发烧友”的旗帜跟在后面谈性价比。说不定能在关联行业延伸出“小米家族=发烧友家族”的品牌烙印。
引用 魅力超速 2013-8-13 09:03
这是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总是先生存,再生活。讲得很好

查看全部评论(5)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19 16:44 , Processed in 0.0365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