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可口可乐:茶饮料的悲伤

2013-7-29 15:56| 查看: 177157| 评论: 0|原作者: 孙朝玲

摘要: 可口可乐,全球最大的饮料帝国、世界五百强中的翘楚、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中国茶饮料的发起者,却在本土化茶饮料的经营中屡战屡败。 “天与地”:领先一步死 由于全球碳酸饮品销售的不断下滑,1998年,基于对中国市 ...

可口可乐,全球最大的饮料帝国、世界五百强中的翘楚、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中国茶饮料的发起者,却在本土化茶饮料的经营中屡战屡败。

 “天与地”:领先一步死

由于全球碳酸饮品销售的不断下滑,1998年,基于对中国市场、传统文化及未来需求的把握,可口可乐推出第一个非碳酸饮料“天与地”,但不久之后,该产品就停产退市,究其原因:

1、可口可乐是把一种潜在的需求概念用产品直接表现出来,用创新的思维和差异化的市场导向创造需求,可惜在没有找到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之际推出了概念产品,确切地讲就是不知道该卖给谁。

2、可口可乐将茶饮料概念代替产品本身,忽视了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茶文化内涵,注定了“天与地”的概念不会被消费者认同。

但可口可乐唤起了中国消费者对茶饮料的原始市场需求,也唤起了对中国文化和茶道耳熟能详的“统一”、“康师傅”的市场触觉,这些企业的蜂拥而入埋葬了“天与地”。

 “岚风”:定位失当

2001年,在“天与地”刚刚停产退市,可口可乐便引进了名为“岚风”的日本蜂蜜茶饮料,这次首先吸取了目标客户群体不明确的错误,将“岚风”的目标消费群体锁定为成功的年轻女性,定价偏高,结果也已失败告终。

1、利用性别差异的定位和中国的市场行情背道而驰,最为关键的是成功女性并不是茶饮料的主体消费群,可口可乐对中国女性群体的生活习惯根本就不了解,况且成功女性在中国数量有限。

2、价格偏高,中国市场特性明显,价格还是很多消费者购物的先决条件,作为饮品,价格过高,中国市场的整体购买力和经济系数无法支撑。

 “茶研工坊”:落后一步亡

即使两次尝试失败,但是可口可乐认定了茶饮料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丝毫没有气馁的样子,“岚风”夭折后,在2002年下半年,就匆忙和雀巢联手快速推出“雀巢冰爽茶”,两大巨头各显神通,深挖各自的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进行了全球统一设计,隆重推出。

但是可口可乐并不愿意看到自己耗费心血的这款茶饮料一直挂着“雀巢”的名字。就在2005年,可口可乐自行推出“茶研工坊”饮料。据可口可乐自己介绍,该品牌是他们历时两年时间精心研制,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和草本养生概念,“是可口可乐系统针对中国市场所首创的绿茶品牌”。

可口可乐对“茶研工坊”可谓寄予厚望,一个品牌设计分男版、女版,并重金请来梁朝伟和舒淇分别为男版和女版代言,同时在上海、广州、杭州、北京等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宣传推广。

然而,经历三年大手笔的市场推广后,“茶研工坊”的销量并无多大突破,可口可乐不得不宣布“停产停销”。

业内人士指出,“茶研工坊”三年便夭折,其失败在于:当时的国内茶饮料市场上,康师傅、统一已稳稳坐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上,麒麟、三得利、雀巢等品牌也紧追其后,新品牌欲挤得一席之位并不容易。

此外,它定位在高端、小资人群,受众面窄。当然,可能正是因为要从有限、有效的消费群体出发,与在冰红茶和绿茶市场的霸主康师傅、统一品牌形成差异化,但是,无法形成规模销量,而前期又有巨大投入,这种局面下,退市就成了迟早的事。

 “原叶”:不温不火

2008年年初,可口可乐又重磅推出原叶茶系列产品,推广上同样不惜砸下重金,包括投资建设和改造生产线,并请来成龙、房祖名父子担任品牌代言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上千万人群免费派样试饮,试图覆盖30%左右的目标消费者。

如今,已经走过五六年时间的“原叶”品牌,给人感觉是不温不火,不过最近半年的推广力度明显加强,也许是凑“东方树叶”的热闹。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孙朝玲)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0 08:52 , Processed in 0.0348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