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被全球化KO的传统理论

2013-1-6 15:52| 查看: 148553| 评论: 0|原作者: 金焕民

摘要: 现有经济学理论和金融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失效了。

相信,如果发达国家能够预知今天的结果,他们一定会排斥而不是推动全球化。

没有全球化,就没有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将近20年的好日子。同时,也不会有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新兴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与之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

与历次经济危机所不同的,起源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毫无预警。这说明什么呢?现有经济学理论和金融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失效了,或者更尖锐地说——过时了。

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预言了中国的崩溃,现在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危机却指望中国政府为它们、为世界经济复苏施以援手。

从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初步显现经济实力开始,西方逐步加大对中国经济堵截的动作幅度。这确实给中国制造了麻烦,但各种措施都没有产生实质性作用。

这个世界已经乱套了。

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转移,为美国创造了巨额财富,同时也催生了源于美国的新经济。但美国却发现,钱挣多了但大批人员却没有工作了。我们的一部分人为中国企业给美国企业代工充当“国际民工”愤愤不平,美国却指责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

技术实力强大的日本企业被韩国企业抢走了风头,被比韩国企业又等而次之的中国企业抢走了市场。什么品牌力、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似乎一夜之间,统统失去了效力。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战中,中国的“作战方式”仍然是人民战争——长期受欺凌使得中国对日作战表现为全民战争,长期的贫穷使得中国全民皆商。

十几亿人、基础设施落后,这本来是问题,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却转化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和潜力巨大的内需。国内外对中国的投资拉动多有诟病,但你只需要站在任何一个大城市看看交通,你只需要看看中国的春运,就会发现,中国仍然需要更多的投资,它们则会创造更多的GDP

而反观发达国家,高工资、高福利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面前,变成了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中国的工资低、福利差是事实,但正在逐步好转也是事实。一方是降不下来,另外一方是提得上去。

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突然发现,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新兴国家工业化浪潮下,美国想重拾已经放弃或转移的制造业,是否现实呢?日本在高度发达下制造业渐失竞争力又说明什么呢?

制造业创新有无极限?硅谷泡沫又说明什么?假如创新压力极大、空间较小(新兴国家也不是毫无创新竞争力),制造业拼的是制造力,随着时间的延续,发达国家的战略空间在哪里呢?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是不足的,甚至是严重不足的。但是,如何随着这种能力的提升,能否把这种能力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在全球推广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呢?其他新兴国家是否也会做这种努力呢?

欧美一统天下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无论是其军事、经济、文化或者各种社科理论。

环境变了,一切都会变。

在新的、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是适者为王而不再是强者为王。综观大国兴衰、市场竞争,适者常在,强者反倒是匆匆过客。

 

编辑:嘉文bhpluna@sina.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金焕民)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3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6 01:30 , Processed in 0.0351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