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慢销”模式下的茶行业

2012-11-6 13:43| 查看: 123209| 评论: 0

摘要: 中国茶企目前大多还没有真正的品牌营销意识,也谈不上清晰的品牌定位或目标市场定位,企业的经营目标简单地体现在销售额的增长上,所谓的渠道拓展更多停留在扩大经销商数量、寻找新的机会市场方面。少数开始以品牌营 ...
      

中国茶企目前大多还没有真正的品牌营销意识,也谈不上清晰的品牌定位或目标市场定位,企业的经营目标简单地体现在销售额的增长上,所谓的渠道拓展更多停留在扩大经销商数量、寻找新的机会市场方面。少数开始以品牌营销意识来规划企业经营策略的茶企,也还在做渠道品牌还是产品品牌方面摇摆、纠结,边走边看。
       1.  专卖店模式下的批零结合
       国内茶企大多采用专卖店模式,“批零”结合,中高端品牌尤其如此。专卖店渠道模式的结果是带来产品线、产品品类的不断扩张,最终成为渠道品牌。
       从现有的市场现象看,中国茶企的发展呈现两个方向:渠道品牌与产品品牌。目前实现初步规模化的品牌,大部分是渠道品牌,如天福、中茶、吴裕泰、张一元等;产品品牌很少,竹叶青、大益算是此类品牌的代表。
       2.  礼品专卖店的茶叶销售
       茶作为礼品性消费占市场总额30%以上,茶叶被礼品化,甚至被奢侈品化,良好的体验成为销售的关键要素,因此带品茶区的专卖店成了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专卖店的各项开支,加上茶叶加工成本的上升、高档礼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抬高了茶叶价格。
       茶叶的高毛利和高销售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这种加价现象不会一直持续,毕竟大多数茶叶不是奢侈品,目标消费人群还是以大众为主。当大众对茶叶的认识越来越深,对产品的需求增加,市场规模扩大了,茶叶的价格终将回归理性。
       3.  产业链中高利益驱使
       在目前的茶产业链上,渠道商占据了绝大部分利润;其次是茶厂,而茶农的收益非常有限。以一斤普通绿茶为例,经销商从茶农手里收购价是5元,6斤原茶加工成1斤市场茶,加上机器、人工、物流费用以及10元左右的利润,茶厂给茶商的价格一般是每斤80元,茶商手里还存在一个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批发价一般在100元左右,而零售价则可能提高到一百五六甚至两三百元。要想让环节中各方放弃既得的高利润是不可能的,他们只想要求更多,这是商业逐利的本性。
       4.  “慢销”的中国茶
       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基础,有着悠久的喝茶历史与消费习惯,无须花费过多精力去引导消费者,但恰恰是这样,中国茶并没有将茶的“饮品本质”做好,到现在成为一个典型的“慢销”行业。“热茶卖不赢冰茶”这句话就是说传统茶叶的销售比不上茶饮料的销售,后者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
      快速消费品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大多是生活日用品;第二,标准化产品;第三,销售单价不高;第四,依赖大规模市场获利。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有以下特点:无须太多犹豫,很快做出购买决定;能很方便地买到;通常都是冲动型或感性购买。对比发现,大部分茶叶目前还属于慢饮。也有茶企曾向“快消品”领域发展,可惜没有大的突破。
       产品的本质和行业经营者的心态未能改变,高利益链条未被打破等原因造成茶叶很难从云端落地,变成大众消费品、快消品,因此很难用快消品的模式和理念来运作。至于快消品是不是真的适合中国茶行业,有待验证。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4-20 21:08 , Processed in 0.0332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