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新一轮救市,汽车企业何去何从

2012-7-31 14:02| 查看: 126444| 评论: 0|原作者: 张晓亮

摘要: 企业要将政府救市当做锦上添花的顺风车,依靠政府的刺激加速自身战略的贯彻,而不能把政府刺激当做救生圈,政策来了不管不顾就往前冲。
自去年夏天以来,随着2008年救市政策的退出,汽车行业普遍感到市场下滑的压力,进入2012年,这种压力变得尤为明显。在这种压力下,尤其是中国经济渐显疲软的大背景下,有关汽车行业的救市传闻再起,尤其是小排量汽车,据称将获得政府格外关照。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一项政策:“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很多分析人士将此解读为政府推出系列救市政策的前奏。

上一次救市的透支作用
如果救市传闻属实,那么汽车行业是否又要掀起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增长过后是否产生又一轮的溃缩?事实上,2008年的救市行动已经引起市场的大起大落:当年的救市政策公布后,市场进入不同寻常的增长状态,2009年市场增幅超过6成,并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这种强势延续到了2010年。然而,由于当时过快的增长透支了市场的潜在需求,使得2011年以来市场进入持续低迷状态,尤其是救市政策的退出,对市场犹如雪上加霜。
反过来想,如果当年没有救市政策,汽车企业也不会在这轮大起大落中乱了阵脚:在市场大涨中搞粗放式增长,在市场紧缩时玩溃缩式撤退。事实上,依靠救市政策就像吸毒,过度的亢奋会透支药物作用消退之后的体能。
那么,眼下汽车企业又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救市,饱受煎熬的汽车企业又该如何面对?

新一轮救市,学搭顺风车
笔者认为,无论救市政策如何,国内企业不妨盯住那些长期范围内已经确定的趋势,而规避可能随时出现反复的临时政策。例如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中小城市汽车市场的机会是大势所趋,这些趋势在5~10年都不会逆转,但政府补贴、购置税减半等内容却通常不会持久,如果汽车企业将宝押在这些政策因素上,那么必然会被政策的副作用重伤。尤其是在政策鼓励的大背景下,推出一些满足政策规定,但技术落后的产品。如果采用这种做法,企业的增长不仅无法持续,自身品牌也将因此受损。
也就是说,企业要将政府救市当做锦上添花的顺风车,依靠政府的刺激加速自身战略的贯彻。如果把政府刺激当做救生圈,政策来了不管不顾地往前冲,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毕竟政策与市场通常情况是不一致的,例如政策鼓励小排量,但对汽车的品质、小排量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而市场要的是汽车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仅仅小排量一条是远远不够的。在政府鼓励下,消费者可能受到短期刺激的影响作出非理性购买决定,但这种决定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当市场醒悟之后,原本受惠的企业就会遭遇市场的强烈反击,变得比当初更为艰难。

避免盲目跟随
在对待政府刺激这个问题上,自主品牌最需要避免盲目跟随。毕竟相比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缺乏对长期战略的坚持,这与自主品牌本身起步晚、技术落后、手里好牌不多有关。于是如何打好政策这张牌就成了自主品牌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但事实上,政策帮不了他们多大的忙,最多只是延迟某些品牌消失的时间节点而已。要知道,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厂商比全球加起来还多,如此之多的参与者,品牌淘汰与整合是无法避免的。对于很多弱小企业而言,在政策指明的大方向下,搞出一两项核心优势,然后卖个好价钱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编辑:可潇wqz3217@163.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张晓亮)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4-3-29 13:56 , Processed in 0.0333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